交锋(1 / 1)

两张彩色照片静静躺在桌上。

第一张的主角是茫茫无际的沙漠,仅仅是看着,也如亲临其境般不由得生出渴水之感。

沙丘绵延起伏,偶尔几丛蚂蚁般大小的梭梭树点缀其中,尽头处天与地的界线仿佛都不再分明。日晕解构出一环金轮,犹如神明降下的罪罚,无情夺去孕育生命的甘泉。

雄浑,静穆,死寂。在照片所指向的那片世界中,一切都是凝滞的状态,包括时间。

画面中间部分有几段颜色很浅的细线,不是刻划的痕迹。截段线水平延伸出左右两端,中间隔断一指宽度,可惜画幅尺寸有限,没能完整记录它的长度。

第二张是同一角度下更近些的画面。细线的真实面目依稀可见,它是由砖石垒砌成的建筑物,经历沙漠变化无常的天气条件,逐渐演化成了第一张照片中的样子。

两张照片背面都写了一行数字,从“八二七”到“八二九”,相互之间隔了一个数。

张海渔眸色微动,指尖覆上那行字迹。

窗外微风渐起,书桌上印着鲜红字眼的日历被掀起一角——“八月二十三日”,距离照片最近的数不足四日。

她和张海阳联络时考虑便捷省时,大多时候是用的电报,但电报太容易被截获,所以双方只是交换了目前的进程,对于一些机密的信息只字未提。

但这两张照片不同,它们被整理在一沓厚厚的同类照片中,由事先预留的人手日夜兼程送往京城,没猜错的话,他应该还留了不少后手,确保照片一定能到张海渔手里。

况且,他连上面的内容都动了手脚,要是真出了意外,在另外几十张照片的掩护下,只会先入为主的认为那些数字是拍摄的顺序。

能让张海阳如此防备,张海渔知道他们那边一定出了什么问题,而两个时间则是给她的提示。

……

八月二十六,张海阳失联。

最后一封电报断在那天清晨,张海渔收到一张空白信纸。

早就得到消息的张家人仍一如既往,不动声色地搜集情报,像网一样笼罩各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记录下来然后送往家族。

外人不了解张家运作体系,此前有相当一部分是碍于张海阳而不得不接纳张海渔,还有人依然抱着张海阳会重新拿回主事权的期待。这些人担忧的是,张海渔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原有局势,尽管她的手段能力不比张海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