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生机勃勃(为盟主青悠矜心加更)
瓢泼大雨终于落了下来。
顷刻之间,四野全部笼罩在连天的雨雾之中。
颍水两岸,不断传来奔跑声、呼喊声。
这两天的水着实有些大,豫州各地其实已经下了好一阵子的雨了,连带着颍水水势猛涨,让正在卸货的运兵们大呼小叫。
“有人落水啦!”凄厉的呼叫声猛然透过雨雾传出,让人悚然一惊。
张硕披着蓑衣,从陂池旁边经过,看都没看一眼。
你敢相信,舟师兵卒居然还有游泳都不利索的?
一开始还兴致冲冲的他,现在猛然发现,与晋国水师相比,大梁水师是正儿八经的弱旅,和两国陆师的战斗力恰好是颠倒过来的。
“张将军。”遮雨棚内,殷乂站了起来,不甘心地挤出了一点笑容。
张硕瞟了眼殷乂脚下极为干净的鞋靴,再看看放在雨棚一角的板舆,沉默地坐到了胡床上,自顾自脱下鞋靴。
殷乂的脸色立刻变了,嘴唇微微颤抖了两下,最终什么都没说。
“之前是我催促,祖士少说时机还没成熟。后来我不催了,祖士少又急着举事了,何也?”将长靴扔到地上之后,张硕问道。
“之前不打有不打的理由。”殷乂耐着性子说道。
“说来听听。”
“军校家眷皆在徐州,未及搬取。粮草颇为不足,只可支三月所需。拉拢郡中豪族也耗费了一些时日。”
“如今怎样了?”
“军校家眷大半搬运过来了,若非伪晋太子司马裒巡视江北,恐会搬取得更加顺利。”殷乂说道:“粮草已可支半年以上。”
“就这么多?”张硕惊讶道。
“就这些。”殷乂回道。
“还不如早打。”张硕脸一落,不悦道:“要么就拖到秋冬时节,要么两个月前就开打,现在举事算怎么一回事?”
殷乂被这么一番数落,怒气上涌,话语也带些情绪了只听他说道:“王导又不是傻子。先前忙于劝进、登基之事,无暇他顾,而今差不多也腾出手来了,恰好大梁西征张骏彼辈自以为得计,眼见着就要动手了。况且我家主公请吴地有道之人以风角占候卜了一卦,寿春有大军压境之忧。”
“这你也信?”张硕震惊了。
“为何不信?”殷乂更加震惊。
张硕霍然起身,懒得再搭理这人了。
他仔细盘算了一下。
其实,殷乂所说也不无道理。
将祖约调离徐州其实只是建邺朝廷计划的一部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让祖约入朝,拿个清贵官职供起来,从而防止他帐下的部队变成祖家军,朝廷使唤不动。
天子西巡关中,大军征讨凉州,对不知内情的建邺朝廷来说,岂非料理内部问题的绝佳良机?只不过他们本可以再快一些的。
当然,司马睿三月才登基,一堆事情要处理,不克分身,故凡事镇之以静,结果给了祖约额外的三个月时间。
如今看来,这三个月他利用得不怎么样。
硖石山是控制住了,八公山上新修了一座城,另外就是囤积了一批粮草器械,搬运了部分军校家人至寿春,以便举事时他们能放心大胆跟着干。
除此之外,淮南官员、豪族的拉拢严重不足,这可能有害怕走漏风声的缘故。
另外,千不该万不该,你去徐州招诱旧部做什么?这不是打草惊蛇么?
建邺朝廷已经判断出祖约要反了,张硕敢肯定这一点。
祖约似乎也隐约嗅到了这么一丝危险的味道,于是派殷乂过来,打算立刻举事……
这个应对倒也不算太差,以快打慢本就是兵法精髓。
想到这里,张硕站到殷乂面前,逼视着他,问道:“事已至此,祖士少可已下定决心?须知有些事情做了就没回头路了,更不能半途而废,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殷乂听得心神一颤,咬牙道:“张将军且放宽心。合肥那边似已看出点了什么,既不遵号令,又不输运粮草,再拖下去,必无胜算,我家主公已然下定决心。”
张硕点了点头,旋又恼怒道:“祖士少来寿春快半年了,连合肥都拿不下,军心也不是很齐,就这样子还想造反,纯粹痴人说梦。”
“罢了,罢了,把寿春让出来,这仗我来打,祖士少率部扫荡郊县即可。”
“就这样,速去回报。”
殷乂行礼告退。
这一次,张硕没有等太长时间。第二天午后,殷乂再度乘船抵达颍口,入营密议。
闰月二十三日清晨,云收雨散。
颍口大营之内,第一支军队打开营门,至旷野中列阵。
一艘艘船被从陂池中拉了出来,开始装载资粮。
战争机器轰鸣着发动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