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循环经济体(2 / 2)

这时候,省委书记彭健林微笑点头说:“志华同志,说得没错。小叶啊,有想法就直接说出来,你现在是省委副秘书长,在经济发展的问题上,你有职责。”

看到省委书记彭健林同志,都这么说了,叶国强连忙端正坐姿说:“彭书记,对于南方省经济发展,我个人认为是要做好循序渐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先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者相结合。然后,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彭健林笑着问:“循环经济好。不过,你要具体讲讲!”

听到这句话之后,叶国强沉思了一下说:“谈到循环经济,我们通常要讲到两个概念,一是循环理念,二是经济理念。循环,它代表一个物质的本身从头到尾,从前端到后端,从源点到终点的周而复始的形态。”

叶国强讲的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经济发展,它代表综合一种国家、政治、文化的综合运行机制,是一种运用多种科学从而形成的‘有效数字概念’。

循环经济,它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从经济的出发点到经济的终点,各个行业形成有效的经济秩序。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更重要的是经济产业链的有效互通性、互助性、互补性的综合理念,这叫循环经济。

作为政府发展循环经济是最有效、最长期、最科学的经济政策手段之,怎么做好循环经济

方法:

第一点、政府要制定循环经济模式的法律法规体制,举例:某省生产大量的服装,生产服装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棉布,而棉布在制作产品过程中浪费一定的‘边角料’,那么这个‘边角料’会得到再次利用,生产‘影视剧服装’或其他产品的附属品。政府要组织成立独立的执法部门,专门监督制造业过程的'一次污染'或'二次污染'。

第二点、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要形成地域性的产业互补政策,如:A省下面有15个地级市,这15个地级市要签订互通性、互补性、互助性合作,兄弟市之间的商品交易过程中,形成生产、销售、回收及质检的流程,发展各个地级市的特色,相互之间商业合作中,形成‘循环合作’。

第三点、从小循环到大循环发展,小循环经济体是指县(区)之间的经济体,大循环经济体是指省和直辖市之间的经济体,更大经济体是指华中经济体、华东经济体、东北经济体、西北经济体、华南经济体、港澳台经济体等等。

第四点、循环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着力推进营商环境和资本监控,既要营商环境好,也要政府监督好,政府对企业监督力度不能减弱,反而应该增强,特别是外资企业、合资企业。

第五点、循环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着重推进人才引进工程,从华中省、东华省、上海、北平市等教育发达的省市引进高端人才,特别是东北经济体更是着重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给较高的福利体制吸引人才落户。

第六点、任何经济发展模式要遵守一个标准,二个制度原则,即是‘人才定位’为标准,品德和能力为二个原则。所谓的品德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一方面是指人才的思想和格局。

第七点、循环经济过程中,特殊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如:发改委、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等等,这些执法机关是推行循环经济的重要因素,任何部门不能放松,更不能放纵违法企业。

第八点、发展循环经济关键在于银行资本流通性,银行贷款制度应相对合理化,倾向中小企业,给以低息或无息的贷款,政府应给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而不是针对性支持大型企业,社会经济发展体,中小企业占了70~80%,因此政府应要求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以上几点,就是发展经济的最好办法,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唯一办法。

喜欢省委书记的女婿请大家收藏:省委书记的女婿20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