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但是,在这个供应量上做不了大文章,大可以在人数上做做大文章嘛!
比如说,这本来只有一千个发配之人,你说你有两千个发配之人,那这供应的数量不就翻了一番吗?
但是,这明明只有一千人,你怎么能造出两千人出来呢?
上面的人又不是傻子,每个月发配到你这里有多少人,他们也是有数的。总不能说,总共只发配了一千人过来,你报个两千人上去,这谁信呀?
如果一切是静态的,那的确是如此,想要搞点小动作,还是挺难的。
但这事物的发展,他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比如说,原本这个月初有发配之人两千人,这个月新增了一千人。这个新增的数据,上面肯定是准确地掌握了的。
如果没有人死的话,那么这个月的总人数就是三千人了。
但这边陲之地,条件艰苦,流放、发配之人没有死亡的,那就不是一个正常现象了。
所以,如果这个月死了一千人。那么,月底的时候,还是只有两千人。
但是,这个死人还是可以做做文章的嘛!
比如,本来是死了一千人,给上级报的时候,就报五百人。那么月底的时候,就是两千五百人了。
比起实际人数两千人,是足足多了五百人。那这五百人的衣食供给,不就可以被“咪哂咪哂”了吗?
所以,这些流放、发配之地的人员名册,当地官方一般都是有两套。
一套是实际人员情况,由当地官方自己掌握。活着的就是活着,死了的就是死了,每个月的数据也是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的。
另一套花名册,当然是报给上级的了。这个数据肯定是大于当地官方自己掌握的那套数据的。
因为好多已经死去或失踪的人员,还保留在这个名册上,我们姑且称之为“活死人”吧。
比如偰老爷子的情况,就属于这种“活死人”。
在阳城堡万户府自己的花名册中,偰老爷子已经死亡了。但在报给上级部门的花名册中,偰老爷子还活着。
至于偰老爷子什么时候才会在向上级报告的花名册中划去名字,成为一个真正的“死人”,那就全看当地官员的了。
这偰老爷子的名字直到七年之后(公元1365年)才被除去。也就是说,那阳城堡万户府的达鲁花赤和万户大人,是吃了偰老爷子七年的空饷。
因此,史书上记载,偰老爷子是卒于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
当然,这都是后话。
听张运九说了这些,我们也是大涨知识。
张运九见我们听得兴起,便继续跟我们兴致勃勃地讲述。
据张运九说,不光是这流放、发配之人死了不报,成了“活死人”。就是一些有正规编制的兵士死了,也会出现隐情不报,成为“活死人”的现象。
因为这些正规兵士每月的供给更加充足,一个兵士成为“活死人”的效益至少能比得上六七个发配、流放之人成为“活死人”的效益。
听到我里,我不禁产生了疑问。
这正规兵士可是要参与作战的。假如哪里发生了叛乱,上级要求你带着所属的四千兵士去平乱,可实际上你只有三千人了,兵力就不足。
这真要打起仗来,就打不过呀!那可怎么办?
张运九听了这话,呵呵直笑。他说道:“打不过就打不过呗,那还能咋的?”
我接着问道:“那打不过就不怕被追责吗?比如本来只有五千人叛乱,都是些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农民,派出四千兵士去平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呀?”
听了我这话,张运九的哈哈是打得更响了。
他说道:“那就虚报对方的数量啊。明明只有五千人叛乱,打了败仗回来,就说有两万人叛乱。四千人打不过两万人,也很正常嘛!”
嘿嘿,听了他这话,我再次觉得今天是涨知识了。
怪不得我们经常在史书上看到,哪里哪里暴发农民起义,一说就是几万人、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
哪里来的这么多人呀!
都是那些平叛的官员瞎编的。
这样一来,把对方说得如此强大,打败了不用担责;打胜了,又可以夸大自己的功劳,何乐而不为呀!
如果一些将军制造了大量的“活死人”,吃了大量的“空饷”,那就更得夸大敌兵的数量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