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易水两岸(1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1617 字 2个月前

“师叔,燕国这里的人也太少了。”

从蓟城而出,跨越滦河,便是直入燕国南部三水流淌的诺大区域,三水以易水、徐水、涞水为源头,尤以易水声势浩大,沐浴在燕国的冬天内,河道竟未有冰冻。

行走两日,一路而进,所经过的城池又开始稀少起来,越是远离蓟城,越是稀少,仿佛整个燕国之内,唯有蓟城这个最大的核心之地。

纵马而进,迎面吹袭着清凉的微风,待在燕国这般久,于小灵二人来说,倒也不算什么,极目而视,远处的山坡田地仍是冰晶未化,天地间白茫茫无尽。

“燕国苦寒,虽坐拥的财物不少,却很难给予利用,数十年来,根据秦国密探所知的消息,整个燕国上下,人口不过两百万上下。”

“分布于整个燕国上下,自然是稀少无比。”

燕国传承五都体制,虽说自从燕昭王时期,燕地与辽阳的份量削弱些许,逐渐以上都蓟城、中都临易、下都武阳为上,但区区两百万左右的人口,分布国都、城池、集镇、乡里自是稀疏。

两百万人口,若是倾国之战,倒也是能够拿出一支五十万的大军,不过这五十万大军的强弱倒是未可知了,而燕国此时的常备军也不过三十万上下。

五万驻守在武阳,二十万驻守在蓟城,还有五万驻守在疗养,以镇压东胡的存在,倒也算得上名副其实的万乘之国,起码比起如今的韩国来说,好上太多了。

“两百万人口!”

“师叔,数年前秦国修筑郑国渠,传闻就几近两百万民力征发,那是真的?”

两百万人口自然不低,但是翻滚在脑海之中,记得数年前郑国渠修筑的时候,秦国关中之地举国大战,近两百万征发至河渠。

此事震动山东六国,于某些诸侯国来说,那可是真正的举国大战,而与此同时,秦国却还有二十万大军陈兵关外,随时警惕山东六国的动向。

“自然,在百多年前,秦国也不过近两百万人口,但百年来,征战不断,疆域辽阔,奉行法治,山东六国之民涌入,加持商君的耕战之策,新生不少。”

“如今的秦国,举国上下应有五百万以上之民,虽不比楚国近八百万之民,但相较之其余山东六国,远远超越之。”

“修筑郑国渠,除却巴蜀之地、汉中之地、陇西之地,几乎关内、关外的所有之民都上河渠了,那等声势怕是以后在难以见到了。”

缘由天灾,民众无粮可用,不得已而入河渠,而按照秦国法治,其内有大半都是不用服役的,再加上大开粮仓,王书而下,诸般种种,造就短短两年就将大体铸就的郑国渠完工。

而按照郑国之前的谋划,想要正常速度铸就郑国渠,估计现在还不一定完工!一如口中之言,那等之事怕是以后难以出现了。

“两百万人上河渠,啧啧,想想都觉得遍地是人!”

两百万人,那可是相当于如今燕国所有人口了,将他们全部调集在一条河渠边上,放眼看去,估计都是黑压压的人头,绵延不绝,一眼不可能看到尽头。

“修筑河渠需要征发大量的民力,但举国之战同样如此,或许你们以后会经常看到百万之民汇聚一隅的情景!”

秦国惯例,一兵两夫,昔年,长平之战,也算是举国大战,百万民力征发进入长平,只为了大战能够安稳的进行下去。

若然一天下大势开启,期时,可是有几块难啃的硬骨头。

屈指一算,距离自己离开咸阳也已经两年多了,依照当初中枢诸人定下的谋略,从今岁开始,或许,烽火就要开始燃起了。

一马当先,没有多言,行进两日,易水武阳近在眼前。

******

“前辈,好像有人跟着我们。”

空灵脆语,一路之上,小衣的话倒也是逐渐的多了起来,似是因为彼此熟悉起来了,似是因为那静怡的性格徐徐发生转变了,无论如何,于周清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

午时刚入,骑乘身下的三匹骏马,便已经沿着易水而下,远远看去,平坦辽阔的田地上,已经有不少的农夫在劳作了,相对平宽的道路上,一只只商队也隐约可见。

“是农家的弟子,墨家的人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小衣能够发现的事情,周清自然也早有察觉,对着小衣点点头,农家的势力遍布诸夏各国,在靠近易水武阳之地,自然也有农家的大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