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要青色,就要和爷爷一样颜色的布”雨后还在想,前世的孩子想要吃食和玩具的时候会在地上打滚耍赖,他要不要也这样做
想归想,心理年纪成熟显然做不了这种事。
赵河道:“雨哥儿喜欢什么就是什么吧,不要强迫他。”
“哪有哥儿喜欢汉子穿的颜色,不趁他小的时候纠正过来,长大定性了,就更难改过来了”王淑敏虽念叨着哥儿不该喜欢这种暗沉的颜色,就该喜欢明亮的颜色,可还是答应了。
买了布料等东西,最后雨后还真带王淑敏去了首饰店,王淑敏说不要,但在雨后和赵三的坚持下还是挑了个银镯子,重量和手工费加起来不过五两,王淑敏给晨哥儿和夕哥儿挑的两支珠花因不仅是银制的,上头还有小珍珠和小宝石,两支珠花都超过十两,一支十二两一支十三两,每支珠花比他的银镯子的两倍还高。
王淑敏还想给雨后挑一支差不多的珠花,雨后死活不要,王淑敏想到雨后才六岁,这么小也没必要戴这么贵的珠花,不像晨哥儿和夕哥儿一个十岁一个九岁,该是打扮的年纪,过两年也好说亲。
离开的时候,雨后故意拉着赵三走最后,趁着没人注意走在后面的他们,他往赵三手里塞几张银票,让赵三去买王淑敏之前看过的金镯子和金簪子,王淑敏当时看这两样东西的时候明显很喜欢,只是最后没舍得买,他去买来送给王淑敏不及赵三买来送给他来得有意义。
“爹,你还记得我当时让人拿给阿么看的玉簪子吗,买了金镯子和金簪子后要是还够你就把那支玉簪也买回来一起送给阿么。”
王淑敏喜欢金首饰那是因为知道金银可以当货币,却不知玉更名贵且让戴的人更有气质,而且玉养人,很名贵的玉他们还买不起,不过像刚才看过的那支不错的玉簪子却还是买得起的
金镯子和金簪加起来才一百五十两,赵三问起雨后说的那支玉簪价格的时候,听说要五百两,吓了一跳,这支玉簪竟然比很有重量的金镯子和金簪还贵,而且贵了不止两倍
赵三数了数雨后给他的银票,还剩下六百五十两,倒还买得起,可是他舍不得怎么办不是舍不得花钱给王淑敏买东西,而是舍不得五百两银子,金银首饰熔了可以当货币使用,也不过亏些手工费,还可以熔了再打首饰换个样式,玉簪却不可以,不管是当了还是卖掉都很有可能被压价,也不能熔了换个样式,要是不小心磕碰到,受损了就更不值钱了。
迟疑再三,直到王淑敏走远了不见赵三问他去了哪里,雨后找过来的时候他还在考虑,最后不敌雨后,还是买下这支玉簪了。
既然已经买了,赵三再心疼也没用了,只道:“你阿么我还不了解吗,五百两银子的玉簪
他肯定不敢戴在头上,不是怕磕碰坏了就是怕弄丢了,不过买了也没关系,到时候你们出嫁了可以给你们当嫁妆,体面”
雨后扶额,又是嫁人,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提到他们嫁人的事
“阿爹说了,阿么知道要五百两银子就不敢戴,他要是不知道不就敢戴了吗我估计这金镯子和金簪他也不敢戴着出现在村里的,你干脆告诉他这玉簪和他挑给晨哥儿、夕哥儿的珠花贵一点,也就十多两,跟他说,晨哥儿和夕哥儿都戴了十二、三两的珠花,他作为阿么总不能只戴个五两的银镯子,外人不知还以为我们亏待他,他就会把玉簪戴上了。”
赵三一想,觉得王淑敏还真有可能把金镯子金簪藏箱底保管起来,金镯子和金簪是金子打造的,骗不过他,他却是不了解玉的行情,把五百两的玉簪说成是十多两准能骗过他。
赵三按照雨后的说法对王淑敏这样说,以至于日后每每看到王淑敏头戴玉簪干活的时候总怕他把玉簪磕坏或弄丟,也怕他不知玉簪的价值随意把玉簪送人,弄得王淑敏每每不解他怎么比起价值更高的金镯子和金簪反倒更在意一支十多两的玉簪。
作者闲话:
074、准备酒席9更
买回来的东西放好,准备乔迁当天搬进新屋,当晚众人商量着乔迁当日的酒席。
这个时候没什么新鲜蔬菜了,也就只有白菜,赵三也收割了十亩白菜,白菜是不用买了,但因没有别的蔬菜,王淑敏就建议和村里人买些酸菜,虽然酸菜也是白菜做成的,但是味道和新鲜白菜可大不相同,也算是另一种菜。
赵三念叨道:“要是雨哥儿原先听我的,没占用十亩地种小麦,让我们把二十亩地都种上白菜,我们也能把部分白菜积成酸菜,就不用花钱跟村人买酸菜了。”
王淑敏好笑道:“十亩白菜也很多了,只有我们几口,整个冬天也吃不完,但是我们不也没积酸菜。我们都忙着建房子哪有空做酸菜,就算种了二十亩的白菜我们一样要跟村里人买酸菜,还幸亏少种十亩白菜,否则我们得多花些时间收割白菜了。”收割白菜那几天赵三总不放心建房的事,若是要再多花几天在田里,也不知赵三会担心成怎样了,雨哥儿说要请人帮忙收割白菜他又不愿意,说收割白菜这么简单的活请人来做不划算。
根本不是白菜有没有多余是否可以积酸菜的问题,说到底,赵三只是见现在下了雪把小麦苗盖住了,怕把冻死麦苗,在那十亩地花的心思和粮种钱都白费了罢了,可雨哥儿前些日子不是花了点钱请村里几个么么在田里做了些事,说那是保暖措施,保证麦苗不会被冻死了吗,虽然他也有些担心,却信了雨哥儿七成,觉得他说的冬小麦能有所收获,不像赵三,从头到尾都觉得雨哥儿在胡乱指挥,霍霍他的田地。
“现在天气冷了,猎物死了也不容易坏掉,要是这两天打到野鸡和野兔就留下做酒席,当天再去买半扇新鲜的猪肉就够了。”赵河道。
赵三和王淑敏点头认同,有鸡有猪肉还有兔肉,村人不讲花样只看实在,有这些肉就算是很好的酒席了,不说是村里这些年的头一份也称得上是上等酒席了。
雨后却和他们的意见不同,受前世铺张风气的影响,他和前世很多人的想法一样,遇上喜事的时候想办个出色的酒席,也不说菜肴要做得多精致,但起码也要弄点新鲜的花样,别人说起来也能记得他们家这次办的酒席,前世有些人没钱都要办个好酒席做面子,何况他们有钱也不在意这点钱,要是他们没钱他也不会想这样做,可他们有钱,算起来就算办个好酒席也不用十两银子,做得好他们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