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很早就起床梳洗了,等他们出了房间却听说雨后还在睡,连忙敲门把他叫起来,要知道大年初一睡懒觉的话这一整年都会变懒,而且这一天睡懒觉的人也会被人诟病。
雨后被吵醒还有点起床气,可听夕哥儿说了这个习俗后,来到三年多才明白竟然还有这回事。不过也难怪他之前不知道了,之前三年的过年都是在前赵家过的,那个时候睡懒觉很有可能会被打,不用老赵氏等人说他们也会早早起床,他还以为这一个大年初一终于不用早起了,不想得知这个煞风景的说法,不禁嘀咕道:“我倒觉得大年初一能悠闲的人在这一整天都能过得舒服悠闲,在这一天忙碌的人接下来一年肯定忙死了。”
雨后声音有点小,夕哥儿没能听清楚他的整一句话,却听到一个敏感的字眼,急忙道:“呸呸呸大年初一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尤其是死”
晨哥儿推夕哥儿一下,“你也小心点,别说溜嘴了,不吉利”
明明已经看晨哥儿和夕哥儿梳洗完了,只是让他们去叫雨哥儿一起过来,怎么拖这么久,赵河三人在堂屋里等着,赵河和赵三倒也罢,王淑敏却有些不耐烦,吆喝道:“你们还不快过来,还想不想要红封了”
红封既红包,也叫压岁钱,前世的红包上面的图案样式很多,图样的颜色也很多彩,颜色出现比较频繁的是和黄金一样的金黄色,这里的红包当然没有前世好看,甚至没有用浆糊之类的物品半封起来,而仅仅是用一小张红纸折叠着包着,里面放了铜钱。雨后听赵四吹嘘的时候说过似乎有钱人家里的红包是用红布做成像荷包之类的东西,里面放的也不是铜钱,而是打造精致的金裸子银裸子,村里人家能有几两余款都算很好的了,只是给小辈的红封哪有钱放金子、银子,何况小辈多数不止一两个,所以村里人给自家晚辈的红封里一般只放一两个铜板,最多也就六个或八个,可就是这为数不多的铜板,有些人家给孩子后让他们放身上一会儿又会收回去,只有村里家境稍好又对孩子好的人家才会让孩子把红封里的铜板拿去买玩的和吃的。
之前他们在赵海家的时候也收过红封,不过老赵氏抠门,给他们的红封只是一小张红纸折叠起来,里面根本没有放钱,倒是给大房和四房的红封里面都会塞一两个铜板,除了天晴以外的哥儿能得一个铜板,爷儿则有两个,天晴也是两个。
赵家其他长辈如赵大他们给三房孩子的红封也是只有一小张红纸,赵大的夫郎还以钱都交给公家自己没有私藏钱为借口解释为什么他给的红封里一个铜板也没有,可实则家里的人都知道除了二房和三房,其实大房和四房都私藏了钱,只是赵老爷子和老赵氏当不知道,他们也只能装作不知。
赵三和王淑敏则真真是一文钱也没私藏,在赵家那些年,王淑敏还把他的嫁妆都“败”光了,便宜了老赵氏他们,所以过年的时候就算他想往红封里塞钱也拿不出钱,不过他有钱也不能在红封里包钱,老赵氏给孩子们的红封是空的,他总不能压过老赵氏。
所以往年对三房的孩子来说,红封只是个形式,实际上他们落不着半点实在的好处。
夕哥儿曾嘲讽说过,他们去村长和族长家还能拿到他们两人各一个铜板,自家老长辈却给
他们个空红封,老赵氏就是给他们包了一铜钱事后再拿回去也比发空空的红封的,事后还把空红封收回去明年又发给他们,他们的红封是空的不说,存了几年已经破旧,还掉色了,就没他那么小气的了。
雨后倒是能猜出老赵氏的想法,估计是怕给他们发了钱,他们立刻花掉或是弄丢了,他想收回去也拿不到钱了,倒不如不给,钱妥妥地在他钱袋里跑不掉。
“雨哥儿,我们先去堂屋,你快梳洗赶来”
晨哥儿和夕哥儿一听有红封,也不等雨后,留下一句话就完堂屋的方向跑去。
自家已经从前赵家搬出来了,家里又有钱,想来发的红封里面会塞点钱,不用再收空红封了
晨哥儿和夕哥儿来了,但红封是人齐的时候才发的,所以等雨后来了,让三个孩子说了给每个长辈祝贺的吉利话,赵河和赵三才轮着给他们发红封。
他们一看到红封,眼睛都亮了,这不再是红纸而是红布做的红封
是的,王淑敏做好衣服后用红布做了些简单的荷包当红封,分给赵河和赵三用。
夕哥儿财迷地捏了捏的荷包,感觉红封里不是铜板,更乐了,那市侩的样子雨后禁不住扶额。
跟自家长辈拜年后,三个哥儿就出门去拜年了,刚出了门,背着赵河等人,夕哥儿立刻打
开其中红封,拿出一两银子,再看另一个红包,已经笑得见齿不见眼了,“我得了二两银子
”
前世,有些地方夫妻算是一人,只给晚辈一个红封,有些地方则是夫妻都各要给孩子们红封,这里是夫妻算作一人,只给一个,赵河给一个,赵三和王淑敏给一个,他们各得了两个红
封。
晨哥儿分别打开两个红封一看,道:“我也得了二两。”
雨后暗暗观察晨哥儿,发现他的笑容也是真心的,可见并没有因为家里的收入多只得了一两银子就嫌弃和不满,而且晨哥儿这些天不再提鱼鳞,可见是真的抛弃要嫁给鱼鳞的想法了,心下很开心。
收起红封,三人继续往外走。
往年他们家和族长家不熟,其他人家也躲着他们,连孩子都不和他们玩,更不会让他们进家里了,尤其是新年那几天,就怕被他们过了晦气,倒霉一整年。
不过现在不同了,王淑敏有了交好的几个么么,他们家和村长家、族长家也有来往,自然要去他们家给他们拜年的。
不仅是他们,在自家拿了红封后,孩子们都会到村里各户人家走动。
孩子们到每家拜年的时候,这家的大人一般会分给孩子一些零嘴,这个时候就算再吝啬的人也会给来家里的孩子分几颗豆子或花生什么的,好一些的人家就会分一块点心或糖果,这些点心和糖当然是最便宜的,一铜钱能买十个八个那样的,有点黑黑的,看起来不怎样,吃起来也不怎样,还只有指甲片的大小,不过就是这样的东西对村里的孩子来说也很好了,有些家境更好的人家则会给孩子们分一些炸丸子之类的“贵重”零嘴,炸丸子也分素的和肉的。
往年都是村长家和族长家给拜年的孩子们分的零嘴最好,所以孩子们也喜欢去他们家拜年
,来自家拜年的人越多说明该家很受村里人的欢迎和尊重,也代表日后会火火红红。这也是为什么村里最吝啬的老赵氏也会给拜年的孩子分一颗两颗花生的原因,若是不给拜年的孩子分零嘴,孩子不高兴,往后不来拜年了,在别人家热闹的时候自家冷冷静静,这是衰败的迹象。
gu903();晨哥儿三人先到族长家拜年,然后到村长家拜年,再去王淑敏说过的几家拜年。他们在村长家和族长家收到了红封,里面各有两个铜板,其他孩子也拿到村长和族长给的红封,和以往一样,里面都是一个铜板,似乎只有他们是特殊的,三人对视了一眼,没有炫耀他们三个得到的更多,只回去把这件事告诉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