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河招呼着县令大人坐高座,雨后和赵三快速把刚端来的饭菜又端进厨房里,把饭桌移到一边,又迅速给县令大人添了一碟子点心和茶水。
“不知大人是”赵河没兴趣和县令大人进行长篇大论,开门见山直接问县里大人为何
而来。
县令大人也很爽快说出他来的原因,原来是为了冬小麦而来的。
“听说你们把这茬小麦叫做冬小麦,不知亩产是多少”其实在赵三收割的时候,他派来监视的人就赶到县里把这件事告诉他了,他也很快来了,只是田里、赵河家里人多,微服私访的他不想让人知道他来了,这才一直等到赵河家的人走了一会儿,确定不会有人回头才进来的
“还没称过。”赵河如实道,又问:“要不要草民现在去问人借大称过一遍”
县令犹豫了一下,他还不想让人知道他来了,问人借大称会不会泄露他的踪迹
赵河一看便知道县令的顾虑,正想说他不会把县令在他家的事说出去,赵三就抢先道:“十亩地,估计收了一千多斤麦子,亩产几十公斤。”
赵三明明怕得双腿发抖,却还是硬着头皮对县令说话了,虽然人畏畏缩缩,说话结结巴巴,但换做是以前的他肯定吓得说不出话了,可见他还是有进步的,雨后深深觉得这是他和赵河的功劳,也打定主意要继续调教他,力求把他调教成临危不惧、面对圣上也能镇定自若。
后来赵三去问人借了大称回来把麦子过了一遍,共是一千七百五十六斤,亩产一百七十五
斤六两。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斤两的问题,前世古代一斤实则是十六两,半斤就是八两,所以有半斤八两的说法,这里虽和前世古代很是相像,但这里的一斤和现代一样只有十两。
一亩只是收了几十公斤,还不到两百斤,雨后前世的现代因粮种更好、化肥和机械化耕作各种原因,一亩麦田能收获四百到七百公斤,注意,是公斤,也就是八百到一千四百斤,差别太大了,雨后很不开心。
可赵三和县令却很满意了,赵三是因为耕作多年熟悉作物产量,县令则是来之前询问过下面的人田地种植小麦的产量,得知赵河家那用来种植冬小麦的田地是刚开荒出来没多久就能有亩产一百,这都赶得上是下等田的收成了,要知道,荒地怎么也得养上两三年才会变肥,能有收成就很不错了,何况这收成也不少了。
在他们的交谈中,雨后才知道在这个时代就算是上等田,精心伺候田地和作物也就只有三百到四百斤的亩产量,能有四百斤就很不错了,他们这块地是刚开荒的,却已经能有将近两百的亩收成,下等田也不过如此。
县里问:“是不是冬小麦的收成实则比原来种植的方式高亦或者是你们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提高田地的肥力,让荒地变成下等地”
“我们在山上挖了些黑泥土,拉了十几牛车的黑泥土拌在田地里,可能是因为这样提高了荒地的肥力吧。”赵三不确定道。
“我们也是第一次种过冬的小麦,不能肯定就是那些黑泥土的缘故,也可能是县令说的另一种可能,是秋天种下的小麦比开春才种的小麦高产。等今天秋天种第二次,明年再收成一次,就能知道是黑泥土提高产量的缘故还是冬小麦高产的缘故了。”赵河道。
县令又问:“你们收割小麦后,接下来有没有想过要在田地里种什么”
原来种小麦是在春天,七月中下旬收获,收割后还可以在田里再种一茬白菜,如今才刚进入夏天,接下来只会越来越热,种什么都好活,不说别的,就单单是种菜也能在年前收两三茬,可比原来种植的方式更有效地利用土地。
作者闲话:
111、种水稻
赵河在犹豫要不要说实话,怕到时候雨后说的晚稻没种出来,县里失望会怪罪到他们头上,迁怒他们,但要是不说,等他们往地里灌水,插秧的时候,县里也会知道的,也可能会怪他们没说实话。
赵三没想太多,接下里种什么已经是定好了的,毫不迟疑道:“我们打算种水稻。”
“种水稻”县令大惊,脑子瞬间变混沌,无法思考。
“是啊,种水稻。我们让孩子他外祖父外祖么帮忙,在菜园子里培育秧苗,等我们在田里灌了水,去孩子舅舅家把秧苗拿回来就可以在田地插秧了”看县令这样子,赵三也不觉奇怪,因为他之前听雨后说晚稻的事的时候,他比县令还惊讶。
赵三没发现自己说话越来越溜,仿佛他要说的对象只是个普通人而不是个拿捏他们生死的官他以为官能随便决定平民百姓的生死。
“这个时候种水稻难道要等明年收获吗,这叫冬水稻”
“哪需要到明年,水稻成熟不过一百多天,这茬水稻到秋天就能收获了。小麦分春、冬,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是在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三月下旬四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末冬初播种春末夏初收。我们这里不算特别冷,比往北的地方好多了,所以能种冬小麦。水稻则分早中晚,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到120天,中稻为120到150天,晚稻为150到170天。”这是雨后说的,赵三不过照搬雨后的话。
县令惊呆了,他以为种了冬小麦后只是能多种两茬白菜,可按照赵三的说法,这是能多种一季水稻,一年收两茬粮食啊他既高兴又害怕此事不成,“秋天来了,天渐渐冷了,也不知道种下去的水稻会不会冷死”
“不会吧,麦苗被大雪掩盖都没被冻死,只是天气冷一些,白菜都能活,水稻应该不会冻死。”其实赵三也不是很确定,这都是雨后说的,他还没验证过是否属实。
县令已经冷静下来了,严肃问:“你确定能在冬天来临之前收获一茬水稻”
闻言,赵三忍不住看向雨后。
三年多的观察,雨后确定这块地方和湖北气候差不多,和湖北一样光热条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