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也不傻,签约前就要求片酬是税后的,项目宣传期艺人的妆发费用也基本是由片方承担,谁会自己花钱
退一万步说,谁说明星活着全靠片酬,难道广告、代言、上综艺不给钱
“要说于妈蹭热度的功夫的确厉害,这套心疼明星逻辑本质还是双标,您细品品”
丁薇吐槽道:“他推欢娱的演员给别人,就特别适用千万片酬其实不高的逻辑,但自己的戏解决片酬问题的方法是启用新人,是不是很鸡贼”
沈锋点点头,头部明星从来不是弱者,他们在议价上长期处在有绝对发言权的位置,真金白银得到过好处的。
至于价格抬高也是在卖方市场现实下的虚高,他们被整治一点也不冤枉。
不患寡而患不均才是高片酬的核心问题,因为个别人的高片酬的代价是大多数人的穷而已。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这几天高晓松也过的不好,昨天直播居然被观众怼跑了”
丁薇笑道:“起初是高晓松照例扇着晓书馆的扇子,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但评论区已经被口吐芬芳攻占。”
“主办方不得不中断直播,黑屏上显示着“主播暂时离开,马上回来”
“然后再也没回来”
沈锋有点诧异,高晓松不是现在最火的公知
丁薇看出老板的心思,解释道:“其实一场所谓名人读名著的公益直播,看名字也知道,平淡且无聊。网友们的声讨,跟名著也没啥关系。”
“之所以骂街,还是他之前语出惊人的言论:什么郑成功是最大倭寇四大发明全是假的汉人没有音乐细胞中美最大区别就是潜规则”
“全都出自最火的脱口秀节目晓说,200期去年停播。但即使这样也被有心人挖坟,翻出这些黑料,对他批倒批臭。”
沈锋皱起眉头,晓说也看过,虽然不算一针见血,但也算言之有物,更何况说明是脱口秀,现在较什么真
“没有专门的影棚,没有预设的流程,高晓松坐在家中,略施粉黛,跟观众东拉西扯地侃大山:聊历史、聊文化、聊音乐、聊电影,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听说当年他想了一个不着调的名字:闲得蛋疼”
“晓说还是后来人家韩寒起的。”
丁薇开玩笑道:“前央视名嘴黄健翔看过节目后语重心长跟他说:“兄弟,这火不了。”
“结果惨遭打脸。”
“上线24小时网络播放量突破百万,开播两年播放量高达五亿,成为国内第一个网综脱口秀爆款”
“就连高晓松本人估计都懵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