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留给巨头的时间也不多了(1 / 2)

打发走无聊君,让他安心好好干,什么时候油管粉丝破千万,奖励三环一套房。

“滴滴和美团又开始撕逼了?”沈锋看完调研报告笑道:“这次终于轮到电动车?”

“哈啰电单车平均日单量约为400万,而滴滴和美团的电单车日单量分别达到300万和100万左右。”

李南君道:“滴滴美团不用说,反而是哈啰16年成立,在共享单车之战从低线城市包抄并壮大,成为最后幸存者,背后是蚂蚁金服。”

“这场战役它才是是守城者。”

沈锋品口茶,曾经骑过市面上的共享电单车,大多为助力设计。外观和普通共享单车相似,在座垫下方装有电池。骑行时电机会提供助力,减少骑行阻力。

记得当年一二线城市不允许这种车?

“共享电单车原本是小玩家战场,经过三年多市场更迭,只留下少数幸存者。但随着政策松动,环保绿色出行,这个市场今年真正热了起来。”

“毕竟商业逻辑清晰可见,使用高频且客单价高。相比共享单车,投放共享电单车带来的收入增长高过成本增长。”

“我查过行业内部数据,若将生产和运维成本以三年折旧平摊计算,共享电单车成本每年约为共享单车的四倍。”

“当然使用定价约是单车的两倍:起步价为15元/30分钟,电单车为2元/20分钟。如果是月卡差价更大,单车月卡25元无限骑行,助力电单车月卡849元,每天4次前30分钟免费。”

沈锋看着具体数据,无论制造成本还是运营成本,电单车都是普通的两倍,的确是一笔更烧钱的生意。

“由于速度更快、骑行省力,再加上投放规模较少,目前共享电单车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共享单车。”

李南君分析道:“宁波交通部门的一项数据显示,去年年底该市共享电单车的使用率是单车的25倍多。普通平均每75日被使用一次,而共享电单车平均每日被使用34次。”

沈锋眼前一亮,难怪连巨头都蠢蠢欲动。

按照这个数据预测,共享单车死活都是亏,但电单车真有可能盈利!

“哈啰内部人士爆料其电单车业务已经盈利,不过这个盈利计算并没有一次性扣除生产投放新车的成本,而是将采购成本按时间均摊。”

“16年共享单车兴起之时,领头的摩拜和ofo都称之为稳赚不赔的好生意。但随着资本大笔进入,大量投车、大量补贴,两家公司均背负数十亿元债务。”

“至于现在……”

沈锋没有说话,共享电单车面临的情况类似。在没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它被证明是个可持续的生意。

但现在更多的玩家、更多的资源已经涌入……

又是一场烧钱大战!

当然三家打法各有差异,哈啰更关注利润率,强调精细化运营。滴滴美团关注点更多在规模上,只要保持在盈亏平衡线上就可以。

越是这种行业,越考验精细化管理。看看摩拜为什么能活下来,而ofo死了?

“根据线报这几个月滴滴的两轮车是扩招最多的部门,程维的要求是占据40的市场份额,三年做到50市场规模。”

“美团老王也弯道要超车,喊出无论多少个城市,全部加大投入。”

李南君笑道:“虽然共享单车的教训让从业者明白烧钱换规模的方式不可持续,但这招对于巨头快速开拓市场时依然奏效。”

gu903();废话,千亿美金市值还在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