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时,外头来了一位小官,正是苏仿跟前最得用的胡威。
胡威喜气洋洋地走了进来,见他们苏大人一筹莫展,立马知道他愁的是什么了。
于是胡威快步上前,故意问:“大人可是在忧心稻子产量的事?”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果然什么都瞒不住您,不过今儿我可不是白问的。”
苏仿停下笔,对他道:“有什么就直说好了。”
胡威嘿嘿一笑,躬下身,神神秘秘地对着苏仿的耳边道:“我前些日子叫人去打听粮种的事,却无意中听闻,那安南之地有一种稻子,名叫占城稻,又美味抽的穗又多,若是能拿来为我们所用,必定能助大人早日建成粮仓!”
作者有话说:
上榜大半天,收藏不涨反减,心都快要凉了≥﹏≤
第88章粮种(捉虫)◇
◎高产耐旱的占城稻◎
苏仿狐疑地回望胡威:“占城稻?我怎的从未听过?”
“这地方鸟不拉屎——”
“嗯?”苏仿淡淡地瞅着他。
胡威讪笑一声,连忙改口:“这原本就是个不毛之地,也是咱们来了之后才渐渐有模有样起来,但总的来说还是太闭塞了,外头便是有什么消息也难传的进来,您没听说过也是正常。”
苏仿转着杯子,忽然道:“你给我仔细说说这占城稻。”
胡威道:“要说这稻子传到两广一带已经有些时日了,只是传的都是两广南边,那地方比这儿还要闭塞呢,就算这稻子是好东西,旁人也无从得知啊。下官这回也是偶然听闻,说是着占城稻乃是闽商从安南一带携带回来,那边有个国家叫占城国,一带都种这样的稻子。常有闽商往返两地,做生意的时候顺便带了一些粮种回来,便在咱们的地界种上了,没想到那稻子耐活,还真养住了。”
不挑地方么……苏仿若有所思。
胡威踱着步子,转到了另一边,继续侃侃而谈:“他们说这稻子可是个宝贝,性早莳、早熟、耐旱且粒细,安南那边种的都是这样的稻子,长年累月地种下来,以至于安南如今厥土沃壤,民不缺粮。”
这!
苏仿豁然起身:“当真如你所言,那我今日非去不可了。”
胡威有些被吓到,他张着嘴,半晌才道:“现在去?”
“事不宜迟。”苏仿做了决定。
胡威哭丧着脸。
可苏仿却恍若不察,已经对外头吩咐上了。这一来一回也需好几日功夫,两广一带马上就可以播种晚稻了,若是此行迅速,可趁着种晚稻的时候亲自种一下这所谓的占城稻,瞧瞧它是否如传说一般令人欣喜。
苏仿说走就走,傍晚就让人叫了一辆马车,准备前去泉州等地收些粮种回来。
胡威看着外头天色已经不早了,心中愁苦。他们家大人也着急了,早知如此,他就该明儿早上再禀报的,如此也好睡个好觉。
苏仿心中焦急,赶路的时候几乎没怎么停过,等一行人抵达泉州时,胡威已经病怏怏地直不起身子了,唯有苏仿,虽脸色苍白,但精神却异常得好。
他们寻到了当地的一个黄姓的地主,一听说他家地里头种的都是占城稻,如今正等着收成,苏仿便迫不及待地请他带路了。
那黄老爷知道他们是朝廷来的大官,乐呵呵地领着他们去了自家田里头。
苏仿一下地,登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我的老天爷呀。”胡威便是听人吹嘘过,可也没看过实情,今儿猛然看到了,叫他这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吓了一跳,“这稻穗都快压弯了。”
黄老爷用蹩脚的临安话同他们解释说:“别看这片地产的稻子多,从前这也不过是下等田,地力也不肥,差点没有被我给卖了。可自从种上了这占城稻,产的稻谷反倒比上等田还要好了。这占城稻与众不同,它不挑地方,就是那山上也能种。更不挑水土,前两个月咱们这儿没怎么下雨,地上缺水,它也依旧长得好好的,且生长的时间还短呢,没多长时间就能收割了。”
苏仿追问:“那稻米口感如何?”
黄老爷顿了顿,不过还是老实道:“不敢瞒大人,这稻子口感有些奇怪,有人爱这味道,有人却觉得它难吃。占城稻的米不同于咱们这儿的糯粳二米,闻着有股特殊的香气,煮起来口感略硬,反正老汉我是挺喜欢吃的。”
此事苏仿心中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回答。
熟成快的到米,肯定没有慢熟的口感来的好。夏国人的确喜食弹牙的糯米粳米,但若是寻常百姓连填饱肚子都没办法保证,又怎么会挑剔那么多呢?
重点是要能裹腹。
能赈灾。
那黄老爷见他没说话,以为他是不满意,又说:“这稻子下地之后,百日之内便能收割。但这还不是最快的,族中堂弟曾去安南贩过货,他回来跟我说,那安南之地还有八十日甚至有六十日可熟的种子,可惜他没能带回来。”
苏仿心头微颤,六十日,那岂不是两个月便能收获一季稻次了?
他转向这片稻田,目光闪烁,所见皆是黄澄澄一片,仿佛已经预示着两广一代的崛起。圣上期待的新粮仓,或许就应在这占城稻上。
若不是亲眼见到,他是绝对不会相信世上还有这样适合夏国的稻子。
没错,是适合夏国。
水稻最怕旱,可水旱岂是人力所能抗衡的?一旦有了什么天灾,江南一带的水稻必定要减产。然而,这占城稻却是旱稻,不择水土,不择贫瘠,从播种到收成的时间还短,若是在两广一带推广开,那就是真正的一年三熟,收成的还都是稻子。
在江淮之地推行,也一样大有可为!配合晚稻,可一年两熟,而不再是稻麦轮作了。
事不宜迟,苏仿直接从黄老爷手中买下了三万斛粮种。
这还得多亏了圣上前些日子拨的钱,说是让他修路,可如今看来,修路还得暂且放一放,种粮才是最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