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去太原培训的机会,黄县长和我都觉得,你去最合适。”
张晓儒加入新民会有一年多了,但依然只是个临时雇员,想要成为正式雇员,必须参加省总会事务部训练处的训练。
这是必须走的程序,张晓儒还从来没正式参加过新民会的训练呢反倒是他以后升部员时,可以不用去中央总会事务部训练。
张晓儒不动声色地问:“去多久”
他刚担任二区分委书计,这边就让他去太原训练,二区的工作怎么办他还想摸清小林荣一的线索呢
韩德文和区游击小队,都是死在小林荣一手里。宋长路身受重伤,已经送往八路军总医院。张晓儒希望,宋长路能尽快治愈,回来继续领导二区工作。
常建有说:“原本要训练三个月,但现在的时局很紧张,缩短为一个月。培训之后,你才能成为雇员,以后才好给你安排职务。”
调张晓儒来县城,是黄贵德主动提出来的。裴荣华死后,特务队缺一个副队长,常建有向黄贵德汇报时,黄贵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晓儒。
倒不是看中了张晓儒的能力,而是想跟张晓儒打麻将。每次他跟张晓儒打麻将总赢,这让他迷信张晓儒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张晓儒吓了一跳:“一个月”
常建有笑了笑:“怎么,嫌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太原可是省会,相比双棠县,那是个花花世界。到太原训练,又是公费出差,谁都愿意多待段时间。
张晓儒低声商量着:“科长,能不能别去,三塘镇的事情离不开我真要去,也不用这么久吧”
常建有笑骂道:“别人巴不得住在太原呢,你倒好,还嫌时间长。这件事已经定了,你把三塘镇的事情交接好。以后,也别想着再回三塘镇,让你去太原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小子,你要高升啦。”
张晓儒更是意外:“高升”
常建有笑着说:“裴荣华不是死了吗我的意思是调你上来,担任新民会调查科副科长,兼特务队副队长。”
顺水人情个个会做,常建有没傻到当着张晓儒说,这是黄贵德的意思。
张晓儒心里虽然不情愿,但脸上却得“充满”感激之情:“多谢科长栽培。”
常建有淡淡地说:“听说你自学了日语,能给皇军当翻译,说明你的日语是没问题的。特务队的事情,你也熟悉了,主要是配合宪兵队抓抗日分子。这方面的事情,我其实是不管的。”
他在特务队只挂个名,工作重点还是在警备队那边。
张晓儒连忙表态:“我一定谨记科长教诲,当好科长的副手,给科长管好调查科和特务队。”
常建有笑着说:“裴荣华要是有你这样的觉悟,我早把特务队交给他了。”
裴荣华仗着与日本人关系好,总想跳出他的手掌心。如果他能跟张晓儒这样,把特务队和调查科交给他又何妨
对常建有来说,他只需要有一个听话的人,帮着很容易调查科和特务队就行,至于调查科和特务队的具体工作,他是没兴趣的。
“我跟裴荣华不一样,一直以来,我都是科长的人。对了,这次去太原,是不是顺便把三塘镇新街的一些设备买回来”
常建有说:“可以,我给你开证明。”
张晓儒要去太原培训,回来后还要进新民会,当调查科副科长兼特务队副队长,晚上自然要设宴庆祝。同时,还得陪黄贵德和常建有打牌。
第二百五十八章纵火伞
张晓儒陪着黄贵德等人打麻将时,陈国录单独去了周宏伟家。晚上的牌局,张晓儒特意没喊周宏伟,也是为了给他创造机会。
看似随意的安排,其实严丝合缝。如果周宏伟晚上去打牌了,陈国录再想跟他单独见面,就很困难了。
周宏伟早就在家等着,见到陈国录后,高兴地说:“得知张晓儒来了县城,就猜到你会跟着来。”
陈国录笑了笑:“是啊,最近忙着对付游击队,都没机会来县城。”
周宏伟亲切地握着陈国录的手,兴奋地说:“你要再不来,我都准备去三塘镇了。”
陈国录随口问:“又有行动了吗”
他这次来县城,主要是拿上次的奖励。除掉永井武夫,是张晓儒的意思,借军统之手,不但可以让行动队立功,更能受奖。国民党在这方面,出手还是很大方的。重庆的戴老板,是有钱人呢。
周宏伟竖起大拇指:“真不愧是行动队长,上峰有了新的指示。”
他就喜欢像陈国录这样的同志,埋头苦干,对党国忠诚,还有一个很好的保护身份。唯一可惜的是,陈国录远在三十里外的三塘镇。如果陈国录能到县城,双棠组将真成为晋东南站最出色的情报组。
陈国录坚定地说:“日本人残暴不仁,我最大的愿意,就是将他们赶出中国”
周宏伟微笑着说:“上次行动队诛杀永井武夫,上峰的奖金发下来了,两百法币。”
其实上面发了三百法币,作为双棠组的组长,他自然也是有功劳的,就自取了一百,只给陈国录两百。
陈国录接过钱,谦逊地说:“多谢组座。奖金不奖金其实无所谓,能为党国效力,多杀鬼子就行。对了,上峰有什么新指示”
周宏伟郑重其事地说:“这次的任务,让我们摧毁印塘火车站的日军仓库。那里存放着整个双棠县日军的物资,据说,最近到了一批军火。”
陈国录拧起眉头:“日军仓库就算能潜进去,撤退也是个问题。”
无论是用火还是用炸弹,都会马上惊动日军。张晓儒给他灌输的观念,行动之前多想撤退,不能撤退的行动,还算什么行动呢
周宏伟拿出一把雨伞,微笑着说:“上峰送来了秘密武器。”
陈国录好奇地问:“这是什么秘密武器”
他接过来看了看,只是一把普通的油纸伞嘛。拿在手里掂了掂,好像比一般的伞要重一点。
周宏伟郑重其事地说:“你可别小看这把伞,这可是德国进口的纵火伞,整个晋东南站总共才四把。这次为了方便你们行动,站长特意下拨了一把给我们。”
陈国录喃喃地说:“纵火伞”
他平常连伞都少见,对这种进口的伞,更是听都没听说过。如果不是张晓儒,他现在还在淘沙村当农民。
周宏伟微笑着说:“这把伞的外观,与普通雨伞没什么区别,但伞柄内装有硫酸液和燃烧剂,当拨动机关后,硫酸液逐渐下滴,到适当程度就会起火。而雨伞的油纸,是最好的助燃物,两个小时左右,会燃起大火,同时伞也会烧光,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陈国录高兴地说:“两个小时太好了,这还真是用来纵火的利器。什么时候行动”
周宏伟说:“十天之内。”
陈国录笃定地说:“足够了,我马上安排人侦察情况。”
行动的关键,是如何把伞带进仓库,只要能把伞带进去,一切将迎刃而解。两个小时,足够所有人撤退的了。
gu903();这种新式的纵火方法,恐怕日本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