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马车上走下一人,在皇宫门口和太子一同等候的太和郡主立刻飞奔上前。
“父王”
安王接住扑进他怀里的太和,仔细看了看太和的模样,大笑道:“女大十八变,本王的太和长大了”
安王和太和数年不见,分别之时,安王已是而立之年,几年过去,安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太和一眼就能认出她的父王,然而,太和当年不过十岁,过去的几年正是女子变化明显的时候,太和的模样变化很大,勉强才能找出当年的一些影子。安王也是看了好一会才确定她是自己的女儿。
他暗暗松了一口气,幸好太和没事,皇上没有用假的太和欺骗他,而且太和看起来过的很开心。
太和郡主没有察觉到安王的担忧,抱怨道:“父王这么多年都不来看女儿,还怪女儿长大
,,
安王笑了笑,没说话。不是他想来就能来,皇上防着他,不想他来,他哪能和皇上作对。以前不敢忤逆皇命是因为他没有足够强的力量,现在不一样了,他变强了,皇上反而变弱了,有了一拼的机会,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太子一直盯着安王,想从安王的神态看出安王有没有什么打算,只可惜他什么也没看出来,也不知是安王掩饰得太好还是他道行低看不出。
“皇叔。”太子走上前。
安王松开太和,上下打量太子,随后大声称赞:“这是太子吧,多年未见,太子越长越俊俏,真是一表人才,本王差点就认不出来了。”
不管这是不是安王的真心话,听到安王这样说,太子很是高兴:“谢谢皇叔的称赞”
这孩子是真傻还是假傻不管太子是真傻还是假傻,他都不会掉以轻心。若是太子是真傻那自然好,他的计划就能更顺利了,就算太子是假傻,他也有自信制服这个小崽子。安王脸上的笑意更明显了。
在安王和太子在宫门外寒暄的时候,皇帝在大殿上等得很着急。
安王他已经多年未见安王,不知他现在如何了
看样子是成长了不少,竟然躲过他派去监视他的探子离开封地,直到快到京城他才知道,他到底是小瞧这个弟弟了皇帝眼里闪过一抹狠戾,想着如何趁着安王在的时候除掉安王又不
会被人怀疑到他头上。
他原先还没打算杀安王,不过现在看到安王的能耐后,他知道安王不能留了,他想过等安王回到封地再动手,不过安王既然能瞒过他派去的探子离开封地,在安王的封地下手成功的几率不大,安王若是在路上被伏击,他的嫌弃又是最大的。想来想去,竟是最危险的方法其实是最安全的,若是安王在京城病逝,连太和都察觉不出奇怪的话,就能堵上天下人的嘴了。
况且安王只有一女太和,他离开封地之后,封地没有他的血脉,就算他的人想要造反也没有领头和正当的理由,说不定他的人还会因夺权都窝里反被他坐收渔翁之利,只要在他死后把握住太和,慢慢化解他的势力,他就能收回最大块和最富饶的封地
皇帝越想越开心,着急也渐渐消失了。
同时,安王也在想着如何用最好的方法除掉皇帝和太子的势力,最大可能的降低自己的损
失。
在皇帝和安王各自算计对方的时候,胡楠基和南宫祁则像个局外人一样观棋,然而,他们很清楚,他们不是局外人,而是捕食螳螂的黄雀,只等螳螂捕了蝉,他们就可以对螳螂下嘴了
原先胡楠基已经怀疑那股神秘势力是夏晋的某个隐藏很深的皇族,如今,安王出现在京城,目标就锁定到他身上了,从他身上下手,不仅查到孩子失踪案有他下的手,还发现那个道士是他经由某些人的手送到夏晋的皇帝面前。
更让人惊讶的是,安王也在寻求长生不死药,他派人怂恿皇帝捕捉男童一方面是在夏晋制造动荡带给皇帝麻烦,另一方面他也趁机下手抓了不少男童回他的封地,同样进行长生不死的药的炼制,朝中官员只会怀疑失踪的男童被皇帝的人带走,殊不知安王也抓了不少。
得知消息的胡楠基马上告知南宫祁,以挽救自己之前失去的面子,他讽笑道:“夏晋的皇帝和他的弟弟还真是亲兄弟,都妄想长生不死。”有皇帝一人夏晋的百姓已经很惨了,连安王也是这个德性,惨上加惨。
夏晋的百姓很惨,胡楠基却是高兴的,因为夏晋皇帝和安王做这些事只会加快了夏晋灭亡的速度,而且他们两虎相斗,他捡便宜的机会很多。
意识到自己在南宫祁面前高兴得太明显了,胡楠基急忙收敛了一下,毕竟南宫祁是夏晋的人,他不同情夏晋的百姓也就罢了,还这样幸灾乐祸。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快乐是建立在夏晋百姓的痛苦之上的他一人快乐,夏晋千万百姓遭难额,希望不要遭雷劈。
南宫祁没有指责胡楠基,他和胡楠基其实是同一类人,他没资格说胡楠基。
作者闲话:
202、针锋相对
虽说安王一直都面带笑容,皇上却能感觉安王笑容底下的不安好心,尤其安王还悠悠问出宫里道士和失踪孩童的事,这让皇上极为警惕,不知道他是想用这件事找茬还是觊觎将有可能炼出来的长生不死药,是以比以往更为提防安王。
在提防的同时,皇上也在寻找下手的机会,打算先下手为强,可安王看起来软绵绵的,却把安王府保护得一点水也不漏,让他无从下手。
在皇上着急和无可奈何的时候,太子也遇上了不少麻烦,他感觉似乎有人在暗地里做手脚,让以往很容易完成的公务总是出现各种问题,他一边解决这些麻烦,一边想要揪出制造麻烦的人,却始终无法找到暗地里的那股势力。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是这些事情是在安王回来后发生的,矛头指向了安王,太子被这些麻烦折腾,如今比皇帝更恨安王了,连带着也不待见安王的女儿太和郡主。
皇上和太子处处针对安王,官员们也察觉到了,他们也发现自安王回京后早朝的气氛明显变得极为紧张,他们也不敢在早朝上说话了,就怕一不小心引火上身,让皇上迁怒到自己身上
皇帝、太子和安王的针锋相对不仅影响了朝官们的情绪,同时也影响了永安公主和太和郡主对彼此的态度。
原先永安公主和太和郡主就如同一对亲生双姐妹一样一起横行皇宫,可如今,也不知道皇上和安王分别对她们说了什么,宫里太监和宫女只知道原先宛如亲姐妹的两人如今已是反目成仇。刚开始,凡是永安公主在地方,太和郡主会脸色难看的避开,永安公主亦是如此,没多久,她们两人霸道的本质就显露出来了,不是躲开而是估计找到对方在的地方找茬,把皇宫闹得鸡飞狗跳,每天都要打骂几回,太后因此把她们找去教训几次,可每次她们在太后面前承诺会改,一离开太后的宫殿又打起来。
说了她们不听,罚了她们不改,让她们禁足她们也能不当一回事跑出来,到底是自己的孙女,就算太后能狠下心罚她们,不过是小小的惩戒她们,不忍心重罚,以至于永安公主和太和郡主连太后的话也不放在心上了,太后要罚的时候倒是用哭的博取太后的心软,离开太后面前又旧态复萌,屡次之后,太后也不管了。
其实太后早已知道永安公主和太和郡主的争斗代表她们父亲的争斗,她们父亲无法在明面上表达自己的态度,就利用自己的女儿表露出对对方的不满,太后要是介入了,那就等于介入两个儿子的争斗了。
虽然她总劝说皇上不要对安王下手,想保住自己的小儿子,但是她这次也明显感觉到小儿子的有恃无恐,而且皇上自从一心求长生不死药后,对于她的话也不大听得进去了,她干脆撂手不干,坐观两虎相斗,反正不管最后是皇帝保护了皇位还是安王坐上了皇位,她还是太后。
不过,太后到底还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