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言极是。”孟近竹怕骆钰昭还要为自己说话,急忙抢过话头。
“既然王阁老与陈爱卿都认为近竹所述属实,那么朕就特许孟近竹参加今年的春试。”
骆钰英本来以为已经抓住了孟近竹的小辫子,正准备联合朝臣将他往死里整,谁知转瞬间风云突变,孟近竹竟然在自己的攻击下彻底翻盘,实在是做梦都没想到。
此刻,眼见隆化帝已经开了金口,自己想要反对,却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只好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未曾开口的吏部尚书左青云。
左青云明白骆钰英寄望于他来扳回一城,可是他心里清楚,孟近竹的话都是有根有据的,
现在连皇帝也都站在了孟近竹一边,他是帮不上这个忙了,便装作没有看见骆钰英急切的目光,与旁边的大臣耳语了起来。
骆钰英求援不成,心里更是恼怒,却又拿孟近竹没办法,只得将恨意埋在心里。
“草民斗胆,请陛下开豁贱籍,造福于黎民百姓。”孟近竹见隆化帝绝口不提开豁贱籍的事情,便再次向他进言。
王阁老心里叫声糟糕,这个孟近竹虽然聪明绝顶,终究年纪太小了,还缺乏些历练,赶紧阻止道,“孟近竹,皇上已经恩准你参加科考,你却不知感谢圣恩,反而得陇望蜀,要挟皇上,真是不知所谓。”
方才隆化帝已经说该称慕容近竹为孟近竹,皇上可是金口玉牙,等于为他赐了姓,所以王阁老当即也便改了昔日的称呼。
隆化帝猜忌之心一向很重,岂能容忍孟近竹挑衅他的权威,“朕意已决,你就不要再说了,退下吧。”
隆化帝心中恼怒,此人恃才傲物,完全不知进退,真是令人又爱又恨,如果现在不将他傲气给消磨了,日后恐怕更加难以驯服。
“陛下请听草民一言。”孟近竹跪倒在地,置皇帝的逐客令于脑后。
隆化帝见他还不肯领情,脸色顿时阴了下来,大声喝道,“孙家振何在,还不速速将这个狂徒给我轰出去”
孙统领听到皇帝叫他,不由稍稍犹豫了一下。
隆化帝大怒,“连你也要抗旨吗”
“奴才不敢。”孙统领看见隆化帝满脸寒霜,不禁吓得浑身一个哆嗦,迅速走到了孟近竹
身后。
“且慢。”骆钰昭急忙拦住,“父皇,孟近竹生在草野之中,不知礼数,以致冒犯了天威。儿臣以为,他此举也是出于一片孝心,我大烈向来推崇以孝治国,还请父皇念在他的孝悌之心,不要处罚于他。”
隆化帝冷冷一笑,“他既然敢忤逆君父,又有何孝心可言”
孟近竹想不到骆钰昭又为他出头,忙道,“三皇子殿下,一切都是近竹咎由自取,近竹对皇上不敢有丝毫怨恨之心,殿下就不必多言了。”
骆钰昭对他的相劝充耳不闻,继续侃侃而谈,“儿臣以为,近竹想到他的母亲身为贱籍,因此推己及人,想到天下间跟他这样身份相像,同属贱籍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其中必然也有些饱学之士,却苦于身份卑微,被拒绝于科场之外,以至于报国无门,遗憾终身。所以近竹此举,乃是想天下做母亲的所想,实在是一种大孝,父皇不但不应该责罚,更应该褒奖才是。”
隆化帝没料到自己器重的皇子竟然也跟自己唱反调,偏偏他的每一句话又都说得堂堂正正,让人抓不住把柄,就算要驳斥,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来。
“你你的意思是说朕是个昏君吗”
“父皇息怒,儿臣只是将心里想到了如实说出来而已。”骆钰昭也跪在了孟近竹旁边。
孟近竹偷偷看了他一眼,哎,钰昭,你这是何苦呀。
骆钰英眼见自己一败涂地,谁知眨眼的功夫,情势又是急转直下,想不到两个蠢才竟然蠢
到一块去了,如果今天父皇收拾了孟近竹,并且从此冷淡了骆钰昭,那才叫令人拍手称快呀。可是如何在父皇的气头上来个火上浇油呢
正在他琢磨坏点子的时候,王阁老又发话了,“陛下息怒,自古忠臣出孝子,孟近竹言语虽然可恶,但拳拳之心,却是发自肺腑,还请皇上从轻发落。”
隆化帝不置可否,“丞相意下如何”
吴文瀚也没料到情况会演变到这种地步,心想骆钰英一心要置孟近竹于死地,如果现在彻底将骆钰昭一派给扳倒了,自己恐怕落得个为人作嫁的尴尬境地了,一旦骆钰英得势,自己和骆钰杰也是没有好日子过了。
一念及此,心中便有了主意,“陛下,臣以为三皇子殿下和王阁老所言都有道理,还望陛下三思。”
隆化帝哈哈笑道,“既然各位爱卿都为近竹求情,朕如果不能从谏如流,将来恐怕要被史官数落了。”
王阁老见事情有了转机,趁势道,“陛下明鉴。”
“好,朕就成全了你。准许天下贱民都参与科考,至于开豁贱籍一项,牵扯的东西太多,以后再议。”隆化帝本来要杀鸡儆猴,狠狠收拾孟近竹一顿,让他得一个教训,谁知骆钰英上蹿下跳,甚至想把火烧到骆钰昭身上,这是他无论如何不希望看到的,因此立刻改变主意。
“陛下圣明,如天地日月,令天下人拜服。”王阁老施展起溜须拍马的绝技来,一点不觉得老脸有什么挂不住的。
“草民代天下贱民的父母叩谢陛下。”孟近竹知道这已经是隆化帝的底线了,当即见好就
收。
“近竹参加科考,无非就是为了求取功名,为何甘愿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也要为那些贱民们请命”隆化帝变起脸来,比谁都快。
“启奏陛下,近竹不过略通诗书,参加科考却并非博取功名。”孟近竹的回答不卑不亢。“那你所为者何”隆化帝眯起了眼睛,觉得这个弱冠少年倒十分有趣。
“启奏陛下,近竹曾经立下宏愿,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话音刚落,大殿上上下下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第102章皇帝赐晏
骆钰英看了看隆化帝,见他脸上露出十分讶异的表情,不知是喜是怒,因此大着胆子试探道,“父皇,此人一个小小的乡野顽童,竟然敢在堂堂的文华殿上说出如此大言不惭的话来,简直是目无君父,应该”
说到这里,他眼珠转了转,想观察一下隆化帝究竟有何反应,再接着往下说,毕竟今天出了太多出人意料的事情了,一个不小心,只怕又要在众人面前出丑。
隆化帝沉吟一阵,这才低声问道,“阁老,今天在座的诸位爱卿中,你是唯一一位与太祖一块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大烈建国之后,朕听闻太祖的第一谋臣方自如却婉拒一切封赏,急流勇退,归隐山林,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太祖起兵后,很多用兵之道,以及安邦定国的谋略,均为方先生在出谋划策。太祖常常感叹,他有了方先生,好比有了十万雄兵呀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