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这次献上去的文章,是杂文、策论、诗赋还是经史类的典籍?”
“我觉得是经史类的,不然知县大人,怎么可能高兴成那样?”
“对对对,杂文、策论、诗赋虽然同样受重视,但毕竟只是小道,能够得到的奖励有限。
只有经史类的典籍,一旦被大儒认可,才会赐下大机缘。
几十年前,邻国大楚境内,就有一次先例。
那位前辈,写下的经史典籍,获得了当时坐镇圣院大儒的认可。
为了答谢这个地方,出现这样的名篇。
大儒们,在圣院中,挑选了一位教授,前往那位前辈的家乡授课。
圣院出来的教授,至少也是长生境界。
这样一位大人物,来到楚国,不但惊动了当时的楚国国君,更是惊动了一些隐世不出的老怪物。”
“你说的是楚国的叶添龙大人吧。
他的事迹,我也有所耳闻。
锡山县,原本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因为圣院教授的到来,使其变成了国内数一数二的文治大县。
据说,当年锡山县的县令,因为推举叶添龙大人的经史有功,不但得到了圣院教授的指点,更是进了楚国帝君的眼,一路加官进爵,几十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成为了楚国数一数二的重臣。”
“经你这么一说,我总算明白,县令大人为什么会如此高兴。”
“是啊,圣院教授的指点,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如果再能入国君的眼,日后加官进爵,那更是喜上加喜。”
“嗯,县令得到了好处,我们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如果我丰平县,真能成为文教大县,我们修炼起来,也会变得简单一些。”
“李兄所言甚至!”
“希望这次进入圣院的东西,能被大儒看中。”
丰平县圣院周围,几乎被读书人占领。
武秋生的耳中,也都是类似的议论声。
不过他并没有过多的理会,只是一步一步的,朝着圣院靠近。
随着他距离圣院越来越近,周围的人逐渐少了起来。
那些在wàiwéi的,大多是寒门子弟。
他们的消息渠道并不灵通,只能靠一些零星的消息,去推测。
而这些靠近圣院的,都是豪门望族的公子哥。
这些人的消息十分灵通,早就在知县口中,得知了文章的内容。
虽然知县对于文章的作者,三缄其口,但这却不妨碍他们结交这么一位,有潜力的读书人。
“少爷,您看,武秋生居然也来这个地方。莫非他也想和那位写出《三字经》、《千字文》的大人,攀上关系。”
说话的,是一个穿着青衣小帽的小厮。这人,乃是纪平的陪读。
和纪平一样,他也跟武秋生一起,在纪氏族学学习了半年,所以一眼就把武秋生认了出来。
“武秋生?这个靠着奇技淫巧混入读书人行列的败类,居然还敢来这里,看我不收拾他。”纪平朝着小厮所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愤愤道。
昨天的事情,让纪平长了个心眼,在没有足够底气的情况,他绝对不会去招惹武秋生。
如今,他之所以敢于再次说出要教训武秋生的话,完全是因为身边有长辈在。
gu903();纪氏一族,之所以能够成为望族,除了千百年间,积累的财富、人脉、底蕴外,还因为家中有着数十个先天境界以上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