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2 / 2)

一路荣华 看泉听风 2365 字 2023-10-07

gu903();长出了口气,白璎珞顿时觉得原本沉甸甸的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还打探到什么了”

见流莺眨着眼睛眼巴巴的望着自己,一看就是还有话说的模样,白璎珞笑着问道。

“二牛那个傻小子,奴婢只托付了他去问问白家二老的事,结果他竹筒倒豆子的打听了许多,小姐要是想听,就权当是解个闷,奴婢说给您听听。”

流莺得意的说道。

点了点头,白璎珞指了指身前的小杌子让她坐,自己则懒洋洋的靠在了软枕上,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白家是侯府在那里的庄子上的佃户,一共租种了十亩地,家里算不上殷实,但也不穷,就是普通人家。白家大叔和大娘身子还算硬朗,这次的病,却是被儿女给气出来的,所以这病来得快去的也快。”

“儿女他家有几个孩子”

流莺的话未说完,便被白璎珞打断了。

前世时,白家只白秀、白玲和白珞姐妹三人,并未有儿子,虽然爹娘提起来略有遗憾,可也总是在打趣中化解了。

如今,陡然听流莺说白家二老的病是被儿女气出来的,白璎珞一脸的费解。

一旁,流莺掰着手指数道:“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那日小姐在小山寺遇见的,是白家长女,他家还有个二女儿和小儿子,二女儿也已经出嫁了,小儿子如今才十二岁,正在村子的私塾里跟着夫子读书呢,二月里参加了童子试,如今已经是童生了呢。”

“十二岁便已经是童生了,若是个好学的,将来的出息远不止于此,兴许,白家的兴起,就是从这个孩子身上呢。”

白璎珞有些欣慰的说道。

这几日,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白家二老,如今知晓他们已经没事了,又知道他们有了个儿子,虽然不能在身边尽孝,白璎珞的心里却尽是满足感。

总有一日,会有机会能孝敬他们的吧

默默的想着,白璎珞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憧憬的淡淡笑容。

一旁的流莺注意到,不忿的撇了撇嘴道:“小姐,您要是知道了那白家二老是怎么病的,准保就笑不出来了。”

闻言,白璎珞敛了面色看向流莺。

第054章过往

屋子里一阵静谧,白璎珞低垂着头,流莺看不到她面上的神情,表情便有些惴惴的。

沉默了一会儿,白璎珞轻叹了口气道:“白家二姐与那富户孙家的公子私定了终身,孙家又不愿意娶,所以,白家二老才被气病了,可是”

“倒也不全是”

低声说着,流莺缓和了一下说道:“那位孙公子倒是意志坚定,娶不到白家二姐他就出家当和尚去。只不过,白家二老见孙家仗势欺人,说人穷志不穷,便是孙家派中人上门求亲也绝不会应允这门亲事,白家二姐说了些不中听的话,二老便生了气。”

前世时,二姐白玲的亲事便有些不顺利,可那些日子,白璎珞被爹娘遣去了长姐白秀家,所以,家里的事她都不知晓。

及至后来她回到家,左邻右舍都满是艳羡的看着她们一家人,连声道白家好福气,攀上了孙家这样的亲家。

那日开始,白家便开始为二女儿的出嫁准备起来。

虽隐约觉得爹娘面色有些郁郁,可白璎珞那时还小,总以为是爹娘忙着二姐的亲事所以有些累了,便再未多想。

此刻回想起来,白璎珞顿时明白过来,爹娘生病的那些日子,她还在大姐和大姐夫家,和同村的小姐妹们欢快的玩闹。

所以,这其中的内情,并不是扑通的风寒导致的体虚卧榻,而是被白玲气的。

算算日子,白玲已经嫁到孙家一个多月了,白璎珞无奈的叹了口气,抬眼看着流莺嘱咐道:“这件事,就这么作罢吧,终归白家二老身子已经好些了。”

“是,奴婢记住了。”

见白璎珞听了此事后情绪有些低落,却想不出是什么原因,流莺轻声应下,起身出去了。

仰面躺在软榻上,白璎珞的面前,交叠出现着白家二老忠厚却略带不忿的面孔,还有白秀有些担忧的眼神,以及白玲得意洋洋的笑容。

白秀是白家二老的第一个女儿,虽是乡下人家,到底也是搁在手心里疼大的,到了第二个孩子,自然便没那么要紧了,而白珞自幼乖巧可爱,又是幺女,便连白秀都护她护的紧。

白玲是白家的二女儿,比白秀小四岁,比白珞大三岁。是故,自小到大,白玲总是觉得,爹娘的眼里只有白秀和白珞,白珞还未出生的时候,自己穿的总是白秀的旧衣服,等到白珞出生又大了些,看她温顺乖巧,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便都先紧着她。

在白玲的心里,她是那个家里多余的一个。

小的时候还为吃穿争抢打闹,及至后来,白玲的心思渐渐的深沉起来,越长大,便越沉稳,可她再也不似小时候一般,什么心里话都跟娘和大姐说了。

所以,当家里人知晓她和孙家少爷私定了终身的时候,没有人不惊诧的,尤其在见识到了孙家来人的蛮横面孔后,白家二老愈发觉得不能让女儿嫁到那样的人家去受委屈,可他们态度坚决的表示出来以后,没等孙家人反应,白玲却说,生米早已煮成了熟饭,此生她生是孙家人死是孙家鬼。

当着一众邻里乡亲的面,白家大叔抬手扇了白玲一巴掌,那是三个女儿长这么大以来,父亲第一次动手打孩子。

也因为那次,白玲愈发觉得伤透了心,嫁去孙家的那日,她趾高气扬如同女王一般,盛气凌人的对白家二老,还有她两个姐妹说:无论从前你们如何待我,终究我们是一家人,将来我都会待你们好。

爹娘默不作声,乡亲们高呼着说白家玲娘懂事,十二岁的白珞站在长姐身后,从长姐的眼中却看不到一丝喜气,甚至觉得大姐的目光是带着愤恨,带着怨怼的。

那以后的几年,白玲极少回娘家,爹和娘又从不主动提起二女儿,虽同住在一个村子里,却陌生的像是两家人。

再之后,白珞也及笄成亲了,那时,她才知道,没有媒妁之言没有父母之命的婚事,是得不到祝福的。

也是那时,白珞才得知,二姐嫁到孙家的起初两年,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只不过,白玲自幼早熟,那两年于她,只不过是重新学习的过程,学习如何表里不一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