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力。
进了藏书阁二楼,入目处尽是熟悉的夫子和同窗,而对面一众面生的人,杜轩也都有过一面之缘,都是京都书院的夫子。
似是两方对辩,殿内的气氛有些沉重。
双方唇枪舌剑,一时间,倒也难分高下,而代表青松书院的,自然是薛柘等几人,与杜轩不相上下。
殿门外,学子们围得水泄不通,不时的点评一二,热闹而有序。
杜轩挤进人群还没听出个名堂,再抬眼,便被陈夫子给看了个正着。
“杜轩”
冲杜轩招了招手,让他从人群中挤过去,陈夫子指了指自己身边的空位,“这是你的位置,快坐吧。”
杜轩一落座,殿内的局势愈发紧张起来,可他本身却像是丝毫未把这场比试放在心上一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双方答辩的愈发难解难分。
喧闹间,外面的人群突然分成了两列,一位中年男子稳步踱了进来。
男子约莫四十多岁,身上穿着一套富贵人家看来极寻常的暗红色锦衣长袍,可通身透露出的气度和威仪,却让周遭的人不自禁的就会心生惧意。
见夫子们都要起身,那男子摆了摆手,声音沉稳中透着一丝威严,“你们继续,我旁听片刻就是。”
夫子们从未有过的恭敬,和站在书阁门口的那几个身材高大壮硕的黑衣男子,都昭示着这男子贵极的身份。
一时间,书阁内静谧无比。
殿内,激辩才正到兴头上。
一个多时辰过去,围在殿门口的学子们都已经口干舌燥,殿内的答辩,终于到了尾声。
坐在上首处的那男子站起身,赞赏的看着一众夫子和对辩的学子们赞道:“正是有了你们,这大宋才有这般蓬勃的朝气,和新鲜的血液,开春的会试,你们就当做也人生中的一场磨砺,看看能给自己博出一个怎样的未来。”
说罢,中年男子抬步朝外走去。
经过杜轩身边时,中年男子脚步一顿,眉眼中尽是欣赏,“你叫杜轩,是吧”
见杜轩点了点头,拱手行了大礼,可眼中却有些茫然,男子笑的愈发和煦,一边抬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希望很快还能和你见面。”
说罢,男子起身出了藏书阁,带着同来的几个随从离开了青松书院。
杜轩回头去看陈夫子,却见他一脸高深莫测的笑容,却什么都没说,背着手得意的踏出了殿门。
只一日的功夫,京城内,人尽皆知,青松书院的学子杜轩,得了圣上的赏识。
第169章甜蜜
“真的外面真的这么说”
云水阁里,白璎芸剥着橘皮,一边听喜鹊说着外头的事,还未听完,她便有些错愕的顿住了手。
喜鹊点了点头,“听说,就是昨儿杜公子从侯府出去,回到青松书院后发生的事。京都书院的几位夫子携着高徒前往青松书院对辩,不曾想,圣上微服私访也去了青松书院。人都说,杜公子舌战群生,风姿过人,最后被圣上好一番夸奖呢。”
撇了撇嘴角,白璎芸没好气的撕着橘皮,一抬手扔在了脚前的炭火盆里。
“嘶”的响声响起,炭火盆里的火苗瞬时窜了一下,紧接着,黑烟缭绕,屋子里弥漫出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淡淡橘香气息,而白璎芸却愈发气躁,“那个穷书生,除了会溜须拍马,还会什么偏偏他就有这样的机缘巧合,真是走了狗屎运”
这样粗鲁的话从白璎芸这样的侯府小姐口中说出,着实有些不妥,喜鹊和喜雁露出了一抹为难的表情,继而两人软语劝了起来。
杜轩在书院得了嘉元帝夸赞的事,一夜之间便已在京城内纷穿开来,一时间,知晓杜轩此人的,都又羡又妒心里各有滋味,而不知晓他的人,则都相互间打听起来,以为他是新晋的清贵子弟。
待到得知杜轩只是个没有什么身份背景的穷学子,并且是由靖安侯府的白老太爷引荐进入青松书院苦读的,大家纷纷揣测起来,靖安侯府在此次的事情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庆安堂里,白老太爷却是一脸喜不自禁的表情。
“谁能料到圣上会微服去了青松书院我就说,杜轩这孩子,是个有造化的,如今圣上留了心,会试时,只要杜轩不犯大的错,看来想要落榜倒也不容易了,哈哈”
笑的开怀,白老太爷看着老伴儿,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
白老太太看在眼里,心里却着实长叹了好几口气。
那年,三子白士鸣考中进士,白老太爷也是一般无二的欢喜,此情此景,与当时何其一致啊。
两人说笑着,院子里传来了白璎珞和丫鬟说话的声音,白老太太抿嘴一笑,拍了拍白老太爷的手背,让他止住了话头,免得一会儿扯到白璎珞身上,她又害羞起来。
白璎珞早已从流莺口中得知了此事,从早晨起身后,面上的笑容便没消褪过,唯有到庆安堂请安时收敛了几分,生怕又被祖父祖母打趣。
进了屋,白璎珞偎在白老太太身边说起了话,白老太爷坐了会儿,起身朝外去了。
趁着身边无人,白老太太和白璎珞说起了悄悄话,“再过些日子,便到腊月了,那些掌柜的又要前来请安了,你手里那些铺子,如今是个什么模样,你心里可清楚”
陶见铭每一两个月都会送一封信给白璎珞,各处的铺子是什么情形,将来又会是什么发展前景,陶见铭都逐一分析的清晰,才大半年的功夫,白璎珞已经将自己手里的那些铺子都掌握一清了。
见祖母问起,白璎珞成竹在胸的答道:“祖母,您放心吧,到时候我自会应对妥当,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是还有您在嘛,珞儿才不发愁呢。”
白老太太笑着,伸手刮了一下白璎珞的鼻尖,“你呀,就是个机灵鬼,比你大姐姐更是古灵精怪。”
说笑了会儿,白老太太不禁又想起了白璎珞嫁妆的事,“昨儿,你二伯母过来回了话,给你置办的嫁妆,也都差不多了,我嘱咐了赵妈妈去帮你验看,大抵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等到定下了出嫁的日子,祖母再给你添些田庄铺子,咱们的珞姐儿,就能风风光光的出嫁了。”
白璎珞红了脸,可眼中,却泛起了晶莹的泪光。
搀着白老太太的胳膊,白璎珞如小时候一般将头靠在她肩膀上,低声说道:“累得祖父祖母为珞儿费心了。”
“傻孩子,这是什么话”
轻声嗔着,白老太太抚着白璎珞的鬓发道:“好孩子,记着祖母的话,这一时的艰辛或是荣耀,都只是眼前,得意时,莫失了分寸,失意时,也别伤了心神。戒骄戒躁,宠辱不惊,待到老了时,你就会发现,你这一生,酸甜苦辣尽数尝过,也不枉费在这世间走一遭了。”
知晓是自己的亲事,让白老太太为自己担心起来,白璎珞点头应道:“祖母,您放心。珞儿不嫌他出身清寒,也不会被如今那些短暂的欢喜蒙蔽双眼,这往后的路还长着呢,珞儿会认认真真的过好每一日。”
见她想的通透,白老太太才放下心来,转而关切的问道:“你的绣活,都做的如何了”
女孩儿出嫁,贴身要用的床单被褥,以及男女双方在成亲后一个月内穿的新衣,都是女孩儿出嫁前做好的,听着虽简单,可真的落到了实处,才发现有那么多的琐碎。
而除过这些,便是大喜那日要穿的喜服了。
白璎珞点了点头,羞赧的说道:“只除了珞儿的嫁衣,便还有他的衣服了。等到定下来,再让人去问他的尺寸,到时候赶制几日,便能做好了。”
白老太太笑着,抬头唤了秋纹进来吩咐道:“明日,你带着人去我的小库房里,把那些大红色的锦缎布料都取出来,送去六小姐那儿。”
知晓这是白老太太给自己做嫁衣用的,白璎珞便未推辞,娇声谢过了祖母。
gu903();不知是巧合,还是得了庆安堂的消息,白老太太的布料刚送到,王会家的便送来了薛氏为白璎珞准备下的嫁衣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