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7(1 / 2)

一路荣华 看泉听风 2338 字 2023-10-07

漠北待着好了,怎么非要下旨诏她回来呢这样相看两生厌,何苦来哉”

薛氏抿嘴笑着,回头亲昵的剜了白璎珞一指头,“宫里的事,哪里容得你置喙的”

白璎珞笑着缩了缩脖子,一旁,北宁伯夫人接过话茬说道:“太后当年将倾城公主远嫁去漠北,未必不是抱了这样的心思,可是,事不由人啊。”

说着,北宁伯夫人看了一眼满脸了然的薛氏,和一脸好奇的白璎珞,笑着说道:“先帝时,柔贵妃受尽荣宠,便是不明不白的追随先帝去了,那也是走的风光。那时候,当今圣上也已经懂事了,这其中,自然有些外人不知晓的缘故在。”

白璎珞已然成婚,又是亲近的人,那些宫闱秘闻,北宁伯夫人也没有隐瞒,言语隐晦的说了出来。

与白璎珞当初的猜测一般无二。

若说嘉元帝有些不可对人言的心思,那份情愫,也是对已逝的柔贵妃,而不是对与母亲相貌相似的倾城公主,巧合也好,心机也罢,先帝病重时,柔贵妃将唯一的女儿托付给了那时的太子,也就是如今的嘉元帝。

可叹太后竟未看清,以为儿子对倾城公主起了心思,震怒之下一心一意要将倾城公主驱逐出京城,可她却不知道,自己越是这样做,便越会引起嘉元帝对柔贵妃的歉疚,和对倾城公主的怜惜,从而千方百计的违抗她。

“太后为倾城公主选定的那门亲事,本就不是好的,为此,母子二人大吵大闹了好几次,那时候皇上才刚登基不久,不知道太后拿捏住了什么,皇上不得不就范,倾城公主这才嫁去了漠北。不成想,那少将军竟是个短命的,倾城公主还不到三十岁就守了寡。如今皇上皇权在握,倾城公主的事,太后再想干涉,也有心无力了,这不,才成了如今这幅局面”

不知道是感叹太后陷在自己的执念中无法自拔,还是对倾城公主守寡并豢养面首有些感慨,北宁伯夫人说话时,颇有些唏嘘。

薛氏也轻声叹道:“其实,若不论府中那些污七糟八的事,她也算是个可怜人,可如今,她算是把自己个儿给毁了。”

薛氏的话,北宁伯夫人不赞同的摇了摇头,“我看不尽然。倘若是平常人家,女儿家的夫婿对她不好,抑或是干脆守了寡,这兴许是天都塌下来的灾难,可于公主而言,就绝然不是。那位少将军虽有些不为人知的癖好,可倾城公主是金枝玉叶,他还能欺负到公主头上去不成更何况皇上在呢,将军府的人只能将她好好儿的供着。即便是他战死沙场,于她而言,只不过是一段悲戚往事罢了,过个三五年,上赶着当驸马的人也多了去了。万万到不了如今这一步,这只能说,自作孽,不可活啊。”

北宁伯夫人的话说的在理,白璎珞听了一肚子的热闹,忙附和着点了点头,一边,却有些费解的问道:“那,既然如今彼此都厌恶憎恨着对方,倾城公主为何不回到漠北去呢这样对太后,对她都好。就是她不想,皇上可以下旨啊,总比看着太后时常被气病要好的多吧”

闻言,北宁伯夫人和薛氏都但笑不语。

“林伯母,您说嘛”

只看她们的表情,都知晓她们是知晓抑或是猜到了内里缘由的,白璎珞不由的有些着急起来。

“你呀,如今倒愈发不如出嫁前沉得住气了”

打趣的笑话着白璎珞,北宁伯夫人敛了笑意,正色说道:“但凡是公主,便是出嫁了,都会有封地,可当年太后有意为之,倾城公主却是没有封地的。漠北地大物博,倾城公主府只要在那儿,地方官每年便少不了要孝敬东西,虽不算是她的封地,可也差不多了。不在天子脚下,自然便没有宫里那些规矩的束缚,漠北于倾城公主而言,便是桃源仙境,她在那儿的日子,岂不是如神仙一般逍遥快活了”

北宁伯夫人的一句话,白璎珞顿时都想通透了。

归根结底,太后就是不想让倾城公主痛快了。

可是太后没想到的是,嘉元帝打算护住倾城公主的态度要比她想象的坚决,而倾城公主,也不似她从前知道的那么柔弱,如今,真正不痛快的,是她自己。

这,又算不算的上是作茧自缚呢

这样的话,白璎珞也只敢在心里想想罢了,可知晓了倾城公主留在京城不愿意走的真实缘由,白璎珞却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烦恼。

“那,皇上会不会给她封地,让她去快活的过自己的日子呢”

白璎珞不死心的追问道。

北宁伯夫人笑着摇头,“圣心难测,这哪是我们能揣度的”

又说了些旁的事,北宁伯夫人和薛氏便走了,白璎珞呆呆的坐在窗前,满心的惆怅。

如今的倾城公主只能依靠着宫里的份例生活,倘若她就这样定居在京城了,难道,自己要为此忧心一辈子

望着湛蓝的天空,白璎珞陷入了无止境的苦恼中。

第273章侍疾

傍晚时分杜轩回来,白璎珞便提起了白日北宁伯夫人说过的那些话。

杜轩想了想,颇有些无法理解的说道:“便是在天家,她们也是至亲骨肉,如今竟要这样提防算计,当真让人心寒。”

白璎珞听了,知晓杜轩又想起了杳无音讯的白义,软语安慰道:“所以,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咱们啊,只顾好自己个儿就是了。”

肯定的点了点头,杜轩忽的笑着,凑到白璎珞耳边道:“七月有番邦使者进京朝拜,鸿胪寺上下都开始忙起来了,还有一些礼节上的事情,上司都交代给了我,让我务必仔细,所以,下个月我可以赋闲在家,正好陪你待产。”

翰林院时,杜轩每日都是晨起暮归,除了正常的沐休,也只有偶尔逢年过节时能休息个一日半日。

如今调到鸿胪寺,想来嘉元帝也是为将来的番邦使者进京所做的调整,有这样的意外之喜,白璎珞很高兴。

“一整个月都不用去鸿胪寺当值”

白璎珞又惊又喜的看着杜轩。

呵呵笑着,杜轩应道:“看我整理汇编资料的进度吧,可能每隔几日要去一趟和他们商量细节,不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的。”

白璎珞露出了欢喜的笑脸。

见白璎珞高兴,杜轩也跟着开心起来,随即,他想起了另一桩事。

“今儿收到了太子派内侍送来的帖子,邀我去别院一叙,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晚上我可能晚些回来,你自己用膳,别等我,啊”

杜轩轻声嘱咐道。

早在杜轩还在青松书院求学时,太子便对他很好,直到高中后进入翰林院入职,太子始终对杜轩青眼有加,闲余时,还会请杜轩去别院喝茶聊天,待杜轩较旁人亲厚许多。

白璎珞点头应下。

午后,杜轩去鸿胪寺当值,白璎珞让流苏和小丫鬟们抬了软榻出去,躺在廊檐下晒着太阳眯了会儿。

这个月,晚上她几乎没能好好的睡一整夜,朝左躺着,没一会儿,孩子便伸拳踢腿的乱动起来,好像左卧的姿势让他很不舒服。朝右侧躺着,要不了多久又是同样的情况。

可要是仰面朝天的躺着,不用孩子反抗,白璎珞已然快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最后,白璎珞只得起身在屋子里踱步,一边轻柔的说着话,哄着肚里的孩子早些安静下来,她才能上床再眯一会儿。

杜轩在一旁看着,一脸的心疼,有一天晚上,甚至有些懊恼的说:“要不,我们就只生一个孩子好了”

白璎珞知晓他是心疼自己,直到将自己怀孕以后的幸福心情描述了一通,杜轩才将信将疑的躺下,可从那以后,白璎珞再辗转反侧时,他都会伸手出来轻轻摸着白璎珞的肚子,陪孩子说说话,让白璎珞能稍微睡一会儿。

到底是血缘相通,杜轩温和的话语声,肚里的孩子竟似是能听懂一般,不似往日那么闹腾了。

傍晚时分,天空陡然阴沉起来,一阵阵的狂风扫过,树上那些嫩绿的叶子便被卷了不少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