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0(2 / 2)

一路荣华 看泉听风 2331 字 2023-10-07

这一刻,唯有他的珞娘,懂他。

人生在世,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将白璎珞搂在怀里,低头在她眉心处落下了一个吻,杜轩有些怅然的说道:“我这么想过,却不敢付诸行动。”

“一旦离开,我的前途,我的功名利禄,便算是终结了。这些对我而言都是身外之物,我自然不在乎,可我不能那么自私的不顾及你们。放弃那一切,以后,你出门在外,那些夫人们便会瞧不起你,将来我们的孩子长大,也会因此受非议,所以,我不能。”

“再说了,还有侯府祖父祖母和大伯父他们对我一片赤诚,若是我罔顾这一切,那我便辜负了他们,失了我的本意。”

喃喃的说着心里的想法,杜轩觉得心里越来越乱,始终理不出个头绪来。

“可这只是你的想法啊。”

白璎珞坐起身看着杜轩道:“你想到的,是最坏的情形,可是我觉得,老天爷未必会这样安排。哪怕这其中有任何一点的变动,事情的结果,都不会是你想象到的那样,所以,我们不应该这么悲观,最起码,我们该试一试,你觉得呢”

璀璨的眼眸中,满是肯定的鼓励,杜轩看着白璎珞,原本坚定起来的心,又开始一点一点的软化动摇起来。

“珞娘,我真的可以为此争取吗真的可以吗”

低着头,杜轩轻声说着,与其说是在问白璎珞,倒不如说他在问他自己。

“你不是最尊敬祖父,最相信他吗后天回府,你将事情的始末详详细细的跟祖父说一遍,听听祖父的意见,到时候再做决定,如何”

白璎珞出着主意道。

想到白老太爷矍铄的眼神,想到靖安侯沉稳的目光,杜轩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丝底气。

虽然不知道他们会给出怎样的建议,杜轩却似已经有了支持一般,不像刚看完信时那么茫然了。

几乎是坐立不安的过完了初二,初三一大早,杜轩和白璎珞带着准备好的贺礼,抱着彦哥儿回了靖安侯府。

初三是出嫁的女孩儿们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陪着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用了早膳,白璎萍、白璎巧、白璎芸姐妹三人陆续回来了,聚在庆安堂正屋里,莺莺燕燕的十分热闹。

白璎巧已经有了七个月的身孕,大腹便便,许是已经从稳婆口中得知腹中是个男孩儿,白璎巧的脸色很好,便连眼中也透着笑意。

倒是白璎芸,瞧着有些强颜欢笑的感觉。

生了婷姐儿,白璎芸的身子比从前丰腴了些,眉目间的青涩娇憨退去,如今一眼望去,就给人一种精明泼辣不好相处的印象。

再看到彦哥儿活泼可爱深得白老太太和薛氏的喜欢,襁褓中的婷姐儿倒是不大有人过问,白璎芸愈发觉得自己生了女儿,不但婆家不待见她,连娘家也没有她的容身之处了。

如是想着,白璎芸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坐了没一会儿,便抱着婷姐儿去了秋然轩。

一大家子人凑在一起用午膳,白进远等一众兄弟连襟所在的一桌便显得尤为热闹。

与杜轩共同经历了那夜的刺杀,一众妹夫里,白进远便愈发觉得杜轩是个可交的人,再加上杜轩酒量尚可,白进远便一直喊着要与杜轩拼酒。

严丙卿考中进士后入翰林院,有家族的庇佑,七八年了,才熬到正五品的礼部郎中,同龄人中,已经算是佼佼者了,而杜轩,从翰林院修撰到户部郎中,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所以,以严丙卿为首,何振、苏文远等几人都追着问杜轩升官的秘诀,开着玩笑说让他不要藏私。

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听到,呵呵的笑着,让都由着他们闹去。

一时间,正屋内满是欢笑声。

午膳过后,众人各自回到屋里歇息,午觉起来,白璎萍、白璎珞和贾氏陪着白老太太打叶子牌,杜轩便起身恭请白老太爷去了书房。

看着杜轩的背影,薛氏的眼中,露出了一抹若有所思。

一炷香的功夫,内书房的门打开,平日里伺候白老太爷笔墨的小厮飞奔着去了茗雅园,将靖安侯请到了书房。

听杜轩原原本本的将倾城公主入京后发生的一切事说出来,知晓杜辕就是公主府备受倾城公主宠爱的那位三公子白义,白老太爷和靖安侯的面上,没有丝毫讶异。

及至听到杜辕在除夕那日送来的书信,杜轩说出自己大致的猜测后,靖安侯的面上才有一丝动容,想来,他也没想到杜轩真的和楼兰皇室有关系。

“那你自己可有想法”

白老太爷喝了口茶,方看着杜轩问道。

犹豫了一下,杜轩将自己的迟疑,和白璎珞的分析都一一摆了出来,面有愧色的说道:“去,或是不去,我这几日一直在挣扎,心里全是矛盾。所以,我想听听祖父和大伯父的看法,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如果我说,如今得来的这一切十分不易,不赞同你放弃这些,我想,以你的性子,必定会遵从。但是你扪心自问,若干年后,等到你垂垂老矣的时候再回想起来,你可会为今日的决定后悔年轻人么,自然有冲动的一面,但是有时候,冲动未必是件坏事”

白老太爷思忖着说道。

乍一听,好像已经给出了建议,可仔细琢磨,却完全不是听到的那个意思,杜轩先惊,后喜,似乎有些不敢置信。

一旁,靖安侯就现况分析道:“于私,这是你的身世,无论是谁,都要弄个清楚明白的,所以,无论你做出怎样的决定,我们都是支持的。哪怕将来有流言蜚语,那都是旁人所猜所想的,只要你不在意,不往心里去,又何必去管他们怎么说呢”

见白老太爷点着头,靖安侯继续说道:“于公来说,倘若你真的是楼兰皇室的一员,将来你认祖归宗也好,留在京城也罢,官场上,都必定会有你的一席之地,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你做出的决定会毁了你千辛万苦得来的一切。你认祖归宗,将来富贵滔天,留在京城,大宋便与楼兰有了些微的联系,于你的青云路更是有利无害,所以,无论哪种情况,未来会是什么样,未必是如今的我们所能猜想到的。”

见杜轩面上喜色越甚,靖安侯温和的笑道:“所以,去也好,留也罢,都只在你心里。在外面,你是风光的状元郎,是皇上和太子殿下面前的红人,可关起门来,你只是靖安侯府的六姑爷,我们都是你的家人,哪怕你做错了事,只要你本心是好的,我们都会想办法扶你一把,而不是袖手旁观。所以,放心大胆的做你认为对的事就好。”

与自己的料想大相径庭,看着面前慈祥的白老太爷,和蔼的靖安侯,仔细揣摩着他们方才说过的话,杜轩的心里,淌过了一丝暖流。

第322章辞呈

正月初七,朝政恢复如常,户部尚书没等来杜轩的报道,却等来了吏部尚书一脸不敢相信递过来的折子。

打开来,却是杜轩的辞呈。

“这他是魔怔了吧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户部尚书惊讶的说道。

摊着手,吏部尚书无奈的回道:“我与你的反应是一模一样的,可他说,他是深思熟虑过的。要知道,腊月二十五,任命可是在泰和殿颁布下来的,这是皇恩啊,他这份辞呈,如今在我手里跟个烫手的山芋似的。这不,我还得呈上去请圣上示下呢。”

说罢,吏部尚书摇着头走了。

早朝结束,三五成群的从泰和殿退出的人,便都知道了杜轩递交了辞呈的事。

不时的有人回头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