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都敲碎掉。
这还不算完,在撤退的途中,李儒又命人烧掉沿途事先范围内的树林,污染所有的湖泊,移走附近所有的村落百姓。一条“清野”之策,李儒做得十分彻底,想来韩遂他日踏入了这块土地,多半会因这块方圆百里已变成彻彻底底不毛之地的地方而感到目瞪口呆。
当然了,就算李儒这招绝户计彻彻底底,韩遂也不会有什么不满。
因为李儒这招是为了防止韩遂继续南下侵略陇西郡南部,而韩遂目标本来就不是陇西郡南部,而是更加富饶的三辅之地。他之所以要攻下狄道,无非就是怕当他与大汉朝廷交锋的时候,董卓在他背后捅一刀而已。
而如今李儒虽然毁了整个狄道附近,让韩遂增添了不少后勤方面的麻烦,却也叫董卓在他背后捅刀子的可能变得微乎其微。
韩遂的目的达到了,因此,他没有再计较白石山上仍然有董卓驻扎的陇西军,便将大部队带往了汉阳郡,并从汉阳郡直迫长安。
因为士气的关系,董卓没有追击,而是向朝廷发了一份急报。这份由李儒亲自主笔的急报,理所当然夸大了陇西军与西凉叛军交锋的激烈程度,狄道初战的小胜、段煨因轻敌而败的小败,所有的交锋全部夸大。
总之就是告诉朝廷,我董卓已经尽力了,但奈何叛军太强大。
朝廷方不得不信,因为董卓连狄道都丢了,这意味着他日后若是想要收复整个陇西,将要花费数倍的力气。朝廷并不认为董卓大方到仅仅为了保留力量而将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拱手让给叛军。
中平二年四月,西凉叛军攻破汉阳郡,于六月攻入右扶风,攻陷郡内黄河北岸的十余个县城,一直打到美阳县。
驻扎在美阳县的皇甫嵩听说董卓大败为之愕然,想要挽救局面,却发现韩遂根本不跟他硬拼,只是放任麾下的羌兵在右扶扰、抢掠。
想想也是,摆着黄巾军这个前车之鉴在,韩遂何来胆气跟皇甫嵩这么一位横扫天下黄巾的善战名将硬拼
董卓战败、皇甫嵩无功,对此朝野大为震撼。
一个月后,因为曾在讨平“黄祸”后拒绝向权势赫赫的宦官方交纳贿赂,宦官以赵忠为首,见时机合适向天子刘宏进谗,参皇甫嵩以练兵为由消极应战、延误战机,致使战局糜烂,天子震怒,割除皇甫嵩左车骑将军一职,如李儒所料的,皇甫嵩被一撸到底。
期间,司徒崔烈见韩遂势大,竟建议朝廷放弃凉州,侍郎傅燮当庭辩论,终于说服了本倾向于崔烈的天子刘宏。
八月初,侍郎傅燮被任命为汉阳太守,司空张温这位老将再次出马,取代皇甫嵩拜车骑将军。
期间,张温向朝廷提名讨要几员部将,天子刘宏一概允诺,并给予加封。
这几员将领是,新任破虏将军董卓、荡寇将军周慎、新护羌校尉夏育、原汉阳郡长史盖勋、由张温亲自推荐的参军事孙坚,以及目前暂时白身、戴罪立功的皇甫嵩。
另外,新凉州刺史耿鄙、汉阳郡太守傅燮这回也被归入张温调度范围。
这个阵容,在当世来说可以说是豪华。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集结善战之将二
自皇甫规亡故、张奂亦亡故、段颎受官宦牵连在牢狱中饮鸩而亡,赫赫有名的“凉州三明”结束了他们长达数十年的时代起,军方、乃至武人的地位便一落千丈。
即便后来何进、何苗兄弟入主了军方,却也依然不被看好,至少在文官们眼里,军方那些武犊子耀武扬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但正所谓天底下永远不缺才能杰出的英杰,国内各地陆续的叛乱、或者是外族趁大汉国力虚弱的进犯,亦或是去年震惊整个天下的“黄祸”爆发,使得许许多多的人才陆续步上了天下这个大舞台。
皇甫嵩、公孙瓒、孙坚、董卓、丁原、曹操、鲍信、刘备,等等等等,再加上本来就小有名气的比如袁绍、袁术、刘馥、刘表等等,可以预见,日后有能力执掌大汉军方权柄的人才,正在迅速冒头、成长。
而在这段承上启下连接两个时代的空白期间,张温作为原司隶校尉填补了军方目前缺少重量级人物的空缺。
车骑将军张温,这位老将其实谈不上什么名将,武力值平平、谋略也平平,更别说能与“凉州三明”相提并论。
但是张温为人十分平和、圆滑,虽然优柔寡断但也温蔼客气,再加上他与文官圈子关系不错,最早又受曹操的祖父曹腾推荐提拔,这使得张温在军方、文官圈子以及宦官群三者间都能得到不低的支持。是极佳的调和剂。
因此,大汉朝廷推出这位老将临时担任军方的二把手,这并不出人意料。
但问题也来了。张温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不过是司隶校尉。司隶校尉是干嘛的最简单的理解,司隶校尉就是像明朝时东西厂、锦衣卫之类的监察机构,但是它的职权要远比后两者大地多。
司隶校尉,有权监察、弹劾、处置任何对大汉不利的事端,包括对朝廷的治国策略提出质疑、弹劾朝臣、监督京师以及地方。更关键的在于,它拥有直属的军队,职权范围覆盖御史台与“三尉”。是三尉名义上的上司,可不像京兆尹那样只负责民生。
司隶校尉、尚书令、丞相。这是这个时代最特殊的三个官位,因为种种原因职权大到不可思议。刨除丞相不必多说;荀彧时代的尚书令几乎就是他的一言堂,曹操不在的情况下由他负责所有的事物,三公九卿几近成为摆设;而司隶校尉。更是一度凌驾于军方,尊贵甚至还在三公九卿之上,弄到最后摊子铺得越来越大,曹操没办法只好由他自己兼掌,丞相兼司隶校尉,可笑之余难免也让人心惊。
说句不客气的话,也就是人际关系特殊、机遇特殊的张温,能够让军方、文官、宦官三者皆默许这件事。当然了,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仍旧还是在于张温为人没什么野心。属于是比较容易被说服或者操纵的。
而这回被朝廷推出来当征西军的统帅,张温也知道朝廷是迫于无奈,本来皇甫嵩是最佳的人选。可谁能想到这家伙不知道哪根筋搭错,死活就是不出兵援助董卓。
这下好了,天子震怒,张温无可奈何地被朝廷抓了壮丁。
不过,张温也清楚自己的能耐,因此在接受了天子刘宏的任命后立马要求援助力。虽然他不怎么擅长征战。但是只要他的部下擅长领兵作战,两者也相差不了多少。
这不。几位在张温看来很有本事的将领们临时被他抓了壮丁,被他单方面加入了大名单。